遁世無悶
謂逃避世俗而心無煩憂。《易.乾》:“不成乎名,遁世無悶。”孔穎達疏:“謂逃遁避世,雖逢無道,心無所悶。”明 王守仁《傳習錄》卷下:“諸君只要常常懷個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之心,依此良知,忍耐做去,任他功夫有進有退,久久自然有得力處。”亦作“遁俗無悶”、“遁逸無悶”。南朝 梁 江淹《無為論》:“欲使自天佑之,吉無不利,舒捲隨取,進退自然,遁逸無悶,幽居永貞,亦何榮乎?”唐 王勃《彭州九隴縣龍懷寺碑》:“遁俗無悶,因時有待。”
其他 指逃避世俗,心無煩悶。語出《易經·乾》:“不成乎名,遁世無悶。”明·王守仁《傳習錄》下:“諸君只要常常懷個~、不見是而無悶之心,依此良知,忍耐做去,任他功夫有進有退,久久自然有得力處。”△多用於避世方面。也作“遁逸無悶”、“遁俗無悶”。
遁世無悶字典分解
成語遁世無悶的解釋 指逃避世俗而心無煩憂。
遁世的解釋 [reclusion] 獨自隱居,避開俗世;避世隱居遁世絕俗
無悶的解釋 (1).沒有苦惱。多形容遺世索居或致仕退休者的心情。《易·乾》:“《文言》曰:……遯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