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城鎮

龍城鎮怎么寫好看

龍城鎮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北宋置,屬渠江縣。即今四川廣安縣東北九十里白市鎮


(1)在安徽省蕭縣中部。縣人民政府駐地。面積96平方千米。人口12.5萬。鎮人民政府駐龍城,人口6.6萬。1949年設龍城鎮,1958年成立虛實公社,1960年改稱城鎮公社,1980年復置龍城鎮。產小麥、玉米、大豆和水果、蔬菜等,“帽山蘿蔔”久負盛名。有建築、建材業。徐阜鐵路和311國道蕭淮公路經此。(2)在江西省彭澤縣北部、長江南岸。縣人民政府駐地。面積63.5平方千米。人口6.1萬。鎮人民政府駐龍城,人口1.6萬。以彭澤曾名龍城縣而名。五代南唐昇元二年(938年)始為縣治。1946年設龍城鎮,1947年以城南雙峰尖山名雙峰鎮,1949年改名城關鎮,1958年改公社,1981年復設城關鎮,1982年復名龍城鎮。2001年泉山鎮併入。主產蔬菜。有機械、造船、工具、五金、鋼窗、水泥、磚瓦、家具、包裝箱等廠。沿江有客貨運碼頭,牛九公路與彭海、彭樂公路經此。名勝有澎浪磯,隔長江與小孤山對峙。(3)在河南省郾城縣西部。面積42.3平方千米。人口5.8萬。鎮人民政府駐後村,人口 1050。因建有龍城開發區得名。1958年建十五里店公社,因公社機關駐十五里店村得名。1976年公社機關遷後鄭村。1984年改十五里店鄉,1995年改龍城鎮。產小麥、玉米、大豆、稻。有羽毛製品、骨粉、製革、製鞋等廠。漯寶鐵路、洛界公路經此。(4)在廣東省龍門縣東部偏北。縣人民政府駐地。面積24平方千米。人口5.3萬。鎮人民政府駐東門路,人口4.5萬。明弘治九年(1496年,一說六年)始置縣城,稱附城鎮。1961年稱縣城鎮,1964年始稱龍城鎮。因在龍門河畔,以龍門河得名。地處丘陵地帶。農產稻、花生、蔗、蔬菜。有林場和柑橘場。生香和傳統竹木工藝品著名,還有針織、化工、陶瓷、縫紉機台板、通風設備、水泥、玻璃圍棋等廠。龍始、增馬、龍塘公路在此交會。(5)在雲南省貢縣西北部、滇池東岸。縣人民政府駐地。面積9.6平方千米。人口3.1萬。鎮人民政府駐龍城,人口2.9萬。1956年以龍街、城內合併置鎮,各取一字得名。為元代以來縣城及商業中心。1958年撤鎮設公社,1963年為龍街公社。1984年復置鎮。地處池沿岸壩區。產稻、蠶豆、小麥、玉米、蔬菜、水果等。有鋼鐵、建築、建材、紡紗、食品加工等企業。境內有市橡膠五廠、省化工學校等。有以蔬菜為主的大型常年批發市場。昆洛公路縱貫南北。有公共汽車通昆明市區。古蹟有石碑村漢墓群、清魁星閣。龍街為天虛故里。

詞語分解

  • 龍城的解釋 . 漢 時 匈奴 地名。為 匈奴 祭天之處。《漢書·匈奴傳上》:“歲正月,諸長小會單于庭,祠。五月,大會 龍城 ,祭其先、天地、鬼神。”.借指 匈奴 。 南朝 梁簡文帝 《隴西行》之一:“ 烏孫 塗
  • 鎮的字典解釋 鎮 (鎮) è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鎮反。鎮服。鎮懾。鎮守。 安定:鎮靜。鎮定

歷史地名推薦:阿勒楚喀副都統

清乾隆二十一年置,屬吉林將軍。治所在阿勒楚喀城今黑龍江省阿城市。轄境相當今黑龍江省拉林河以東、螞蟻河以西、松花江中游以南地區。宣統元年改置阿城縣。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龍城鎮歷史

相關歷史

龍城鎮_龍城鎮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