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寧遠縣

寧遠縣

①隋大業六年(610)置,為臨振郡治。治所即今海南省三亞市西北崖城鎮。《新唐書·地理志》:寧遠縣“以寧遠水名”。唐武德五年(622)為振州治。天寶元年(742)為延德郡治,乾元元年(758)復為振州治。北宋開寶五年(972)為崖州治。熙寧六年(1073)廢。南宋紹興六年(1136)復置,屬瓊州。十三年(1143)為吉陽軍治。明洪武元年(1368)改為崖州治。正統四年(1439)省入崖州。

②唐貞觀三年(629)置,屬羈縻叢州。治所在今四川松潘縣北境。廣德後廢。

③唐大曆三年(768)置,屬羈縻乾州。治所在今四川茂縣西。後廢。

④北宋乾德三年(965)改延喜縣置,屬道州。治所即今湖南寧遠縣。郭子章《郡縣釋名》湖廣卷下:寧遠縣“取遠人綏寧之義也”。元屬道州路。明屬道州。清屬永州府。民國初屬湖南衡陽道。1922年直屬湖南省。

⑤北宋崇寧三年(1104)升寧遠砦置,屬鞏州。治所即今甘肅武山縣。明郭子章《郡縣釋名》陝西卷下:“縣以砦名,寧輯遠人之義也。”金仍降為砦。元至元中復為縣,屬鞏昌路。明屬鞏昌府。1914年改名武山縣。

⑥遼初置,屬朔州。治所在今山西五寨縣北三十二里大武州村。重熙中廢。金復置寧遠縣,屬武州。元至元四年(1267)廢。

⑦元初置,屬開元路。治所在今吉林汪清縣境。《元史·世祖紀》:至元二十七年(1290)二月戊寅,“開元路寧遠等縣饑民、站戶逃徙,發鈔二千錠賑之”。即此。後廢。

⑧清光緒十四年(1888)置,屬伊犁府。治所即今新疆伊寧市。1914年改為伊寧縣


(1)古縣名。(1)隋大業六年(610年)置,治今海南省三亞市西北崖城。歷為臨振郡、振州、吉陽軍、崖州治。北宋熙寧六年(1073年)省入朱崖軍。南宋紹興六年(1136年)復置。明正統四年(1439年)省入崖州。(2)遼初改寧遠寨置,治今山西省五寨縣北大武州。屬朔州。重熙中降為寧遠鎮。金復為縣,為武州治。蒙古至元四年(1267年)省入州。(3)元置,治今吉林省汪清縣境,確址待考。後廢。(2)古舊縣名。(1)北宋崇寧三年(1104年)升寧遠寨置,治今甘肅省武山縣。屬鞏州。金復為寨。元又升為縣,屬鞏昌路。明、清屬鞏昌府。1914年因與山西、奉天(今遼寧)、湖南、新疆四省寧遠縣重名,改名武山縣。以縣境有武城山得名。(2)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置,治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寧市。屬伊犁府。1914年改名伊寧縣。(3)舊縣名。(1)1912年由寧遠廳改置,治新堂(今內蒙古涼城縣城關鎮)。原屬山西省,1913年劃屬綏遠特別區。因與湖南、奉天(今遼寧)、甘肅、新疆四省寧遠縣重複,1914年更名涼城縣。(2)1913年改寧遠州置,治今遼寧省興城市。1914年因與湖南等省寧遠縣重名,更名興城縣。(4)今縣名。在湖南省南部,南依萌渚嶺。屬永州市。面積 2508 平方千米。人口73.9萬。縣人民政府駐舜陵鎮。轄12鎮、5鄉(含4民族鄉)、4林場。西漢置營道縣,治今縣城東;又置泠道縣,治今縣城東南。元朔五年(前124年)置舂陵縣,治今柏家坪,均屬零陵郡。隋並泠道、舂陵二縣入營道縣,屬零陵郡。隋末蕭銑梁興縣,治今縣城東南。唐武德中改唐興縣,遷治今縣城。長壽初改武盛縣,神龍初復名唐興縣。天寶元年(742年)改延唐縣,屬道州或江華郡。五代楚改延昌縣;唐同光中復為延唐縣;晉天福七年(942年)改延喜縣,屬道州。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始名寧遠縣。《郡縣釋名》湖廣卷下:寧遠縣取“遠人綏寧之義也”。元屬道州路。明、清屬永州府道州。1914年屬衡陽道,1922年直屬省。1928—1931年,縣境北部曾劃歸陽明縣。1949年屬永州專區,1950年屬零陵專區。1952年屬湘南行政區。1954年屬衡陽專區,1962年屬零陵專區。1968年屬零陵地區,1995年改屬永州市。地處南嶺山地中部。河流屬湘江水系,舂水、仁江、寧遠河流經境內。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農產以稻、甘薯為主,甘蔗、菸草、辣椒、荸薺、花生、苧麻次之。林產有松、杉、南竹、油茶、油桐、山蒼子等。稀有樹種有水杉、銀杏、三針、五針、九針松和香杉。九疑山特產“湘妃竹”久負盛名。珍奇動物有獼猴、大鯢、大頭龜。礦產有煤、鐵、錫、鎢、鉛、鋅、銻、錳、水晶石等。工業有五金、大理石、瓷器、羽絨、豬鬃、水泥、造紙、農機、釀酒、水電等。郴道公路橫貫縣境,有桂寧、永寧等幹線公路。寧遠河自縣城以下,木帆船通瀟水;漲水季節,機船通冷水灘。名勝古蹟有文廟、舜廟、玉琯岩、“雲龍”牌樓、蕩寇將軍壘、舂陵侯城遺址、舂陵侯墓等。

寧遠縣字典分解

縣國語字典 縣 (縣) xiàn 中國省級以下的一種行政區劃。 縣 (縣) xuán 古同“懸”。 筆畫數:7; 部首:厶; 筆順編號:2511154

也學習下:寧夏行省【歷史知識】

元至元八年(1271)置西夏中興行省於西夏故地,旋取夏地安寧之意,改稱寧夏行省,治西夏故都中興府(後改寧夏府路,治今寧夏銀川市)。轄境相當今寧夏同心縣以北和甘肅靖遠縣北部地區。元貞元年(1295)併入甘肅行省。1928年又割甘肅省寧夏道八縣合寧夏護軍使所轄西套阿拉善、額濟納二旗置寧夏省。1954年撤銷,以所轄縣、市併入甘肅省,蒙旗併入內蒙古自治區。1958年又以甘肅省的銀川市及銀川專區和固原、吳

寧遠縣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