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
簡稱寧。在中國中北部、黃河上游。面積6.6萬平方千米。人口580.2萬,回族占總人口的34.5%。轄銀川、石嘴山、吳忠、固原、中衛等5地級市和8市轄區、2縣級市和11縣。自治區首府駐銀川市。據《中國省區名稱的來源》:寧夏取“夏地安寧”之意。秦置富平、朝那、烏氏縣,屬北地郡。西漢又置靈武、廉縣、昫衍、靈州縣,與富平縣屬北地郡;置三水、眴卷縣,與朝那、烏氏屬安定郡,余仍屬北地郡。東漢末,地入羌胡。十六國時先後屬前趙、前秦、後秦、夏四國。北魏分置高平鎮、薄骨律鎮,後改為原州、靈州。原州領平高郡,靈州領普樂郡。西魏置臨河郡,屬靈州。北周置懷遠、歷城郡,屬靈州;曾置會州,後廢。隋大業初改原州為平涼郡,改靈州為靈武郡。唐武德初復稱原州、靈州。開元九年(721年)於靈州置朔方節度使。宋初,南部分屬鎮戎軍、懷德軍、德順軍、渭州、西安州;北部分屬鹽、靈二州。公元1038年,党項族首領李元昊建立大夏國,定都興慶府(今銀川市),史稱“西夏”。今境置定、懷、靜、靈(西平府)、順、韋(威)等州,又置西壽保泰軍司、靜塞軍司。蒙古中統二年(1261年)設西夏中興等路行中書省,轄境約當今寧夏北部、甘肅黃河以西、內蒙古西部以及青海、新疆東部地區,其後體制多變。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改置甘肅行中書省,治甘州(今甘肅張掖市),仍轄西夏故地;三十五年改中興府(原西夏國都)為寧夏路;三十一年,甘、寧分治,分設甘肅、寧夏二行中書省,寧夏得名始此。分治之寧夏行省,轄境僅今寧夏北部地區,領寧夏府路、靈州、應里州、鳴沙州、定州。元貞元年(1295年)撤銷寧夏路行中書省,以寧夏府路隸屬於甘肅省。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寧夏府路為寧夏府,五年廢,二十六年置寧夏衛。其後增置寧夏左、右、中三屯衛和前、中、後三衛。建文間設寧夏鎮,為九邊鎮之一。弘治十五年(1502年)置固原州,屬平涼府,並設固原鎮,為九邊鎮之一。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置寧夏府,屬甘肅省。固原州仍屬平涼府。1914年置寧夏道。1927年廢寧夏道,設寧夏行政區。1928年以寧夏行政區合內蒙部分地區置寧夏省。1949年沿稱寧夏省。1954—1957年入甘肅省和內蒙古自治區。1958年10月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其後區內行政區劃有所變化,至2004年底,行政區劃始成今狀。地形南高北低。賀蘭山縱貫北部,六盤山綿延南部。黃河流貫中部,構成銀川平原。大陸性氣候,南部屬中溫帶半濕潤地區,向北依次為半乾旱、乾旱氣候區。年平均氣候5~9℃,1月平均氣溫-10~-7℃,7月平均氣溫17~24℃。年降水量180~680毫米。銀川平原自古引黃灌溉(有秦、漢、唐倈、惠農渠),向有“塞上江南”之稱。建國後,興建有青銅峽、引黃新灌區等水利樞紐工程。農業發達,產稻、小麥、甜菜等。盛產寧夏灘羊和中衛山羊。有賀蘭山、六盤山、羅山三大林區。特產枸杞、甘草、賀蘭石雕、灘羊裘皮、髮菜,被稱為紅黃藍白黑“五寶”。煤炭資源豐富,尤以“太西煤”馳名中外。還有石膏、石灰石、石英、石油、天然氣等礦。有化工、冶金、機械、建材、電力、紡織、皮革、造紙、塑膠、醫藥等工業。包蘭、寶中、平汝、甘武等鐵路及109、 110、 211、 307、 309、 312國道經此。石中、古王高速公路縱橫境內。有寧夏大學、寧夏醫學院、寧夏工學院、寧夏農學院等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多所。銀川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名勝古蹟有海寶塔、須彌山石窟、西夏王陵、秦長城、同心清真寺、滾鐘口、沙坡頭等。
寧夏回族自治區字典分解
寧夏的解釋 即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是中國五大自治區之一。處在中國西部的黃河上游地區,東鄰陝西省,西部、北部接內蒙古自治區,南部與甘肅省相連。南北相距約456公里,東西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