宕州
①北周天和元年 (566) 於宕昌羌地置,治所在陽宕縣 (今甘肅宕昌縣東南)。轄境相當今甘肅宕昌、舟曲二縣地。大業三年 (607) 廢。唐武德元年 (618) 復置,治所在懷道縣 (今甘肅宕昌縣西南)。貞觀元年 (627),與懷道縣移治今甘肅舟曲縣西北白龍江北岸。天寶元年 (742) 改為懷道郡,乾元元年 (758) 復為宕州。廣德後沒於吐蕃。
②唐永徽二年 (651) 置羈縻州,屬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茂縣西北。北宋屬茂州。《宋史· 蠻夷傳》: “宣和五年,宕、恭、直諸部蠻入寇。” 後廢。
(1)北周天和元年(566年)以宕昌羌地置,治陽宕縣(隋改為良恭縣,今甘肅宕昌縣東南)。轄境相當今甘肅省白龍江上游宕昌、舟曲等縣一帶。隋大業三年(607年)改為宕昌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復為宕州,移治懷道縣(今甘肅舟曲縣西)。安史之亂後廢,但其名仍存,宋代為茂州等九州蠻之一,熙寧八年(1075年)宋兵曾一度入宕州,元代也曾置松、潘、疊、宕、威、茂州安撫司與宣撫使。(2)唐永徽二年(651年)置,治今四川省汶川、寶興二縣界。轄境相當今四川省理縣、汶川、寶興三縣交界地區。後廢。北宋時復置,移治今四川省茂縣西北。後廢。
宕州字典分解
宕的解釋 宕 dàng 拖延,擱置:宕欠。宕賬(拖延不還的賬)。延宕。 放蕩,不受拘束:流宕。宕逸(飄逸,灑脫)。 筆畫數:8; 部首:宀; 筆順編號:44513251
州的解釋 州 zhōu 古代的一種行政區劃,所轄地區的大小歷代不同(後多用於地名):州縣。杭州。 中國一種民族自治行政區劃: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州。 筆畫數:6; 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