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州
①唐武德五年 (622) 置,治所在懷集縣(今廣東懷集縣)。轄境相當今廣東懷集縣 (除西北部分)。貞觀元年 (627) 廢。
②唐貞觀元年 (627) 改遼州置,為羈縻州,屬幽州都督府。治所在威化縣 (今北京市房山區西北六十里)。後廢。
③唐貞觀四年 (630) 改雲州置,治所在河濱縣 (今內蒙古準格爾旗東北黃河西岸)。八年 (634)廢。
④唐開元年間升同起縣置,治所在曲軛川 (今雲南嵩明縣南二十六里楊林鎮)。轄境約當今雲南嵩明縣地。天寶後廢。
⑤唐大中三年 (849) 改安樂州置,治所在今寧夏同心縣東北下馬關鎮北紅城水古城。鹹通三年(862) 移治鳴沙縣 (今寧夏中寧縣東北鳴沙鎮)。宋初廢。
⑥五代晉天福四年 (939) 置,治所在通遠縣 (今甘肅環縣)。轄境相當今甘肅環縣及慶陽縣西北部。後周廣順二年 (952) 以避諱,改名為環州。
⑦北宋景祐三年 (1036) 改維州置,治所在保寧縣 (今四川理縣東北七十里薛城鎮)。《輿地紀勝》 卷148威州: “以京遞發濰州,誤至維州,因改曰威州,謂唐置此州以威制西羌故也。” 轄境相當今四川理縣地。元屬成都路,治所在鳳坪里 (今理縣東北桃坪鄉東之古城)。明屬成都府。宣德三年 (1428) 遷於保子岡河西 (今汶川縣西),十年 (1435) 遷於保子岡河東 (今汶川縣)。清雍正五年 (1727) 廢入保縣。
⑧遼置,屬黃龍府。治所在吉林農安縣南新劉家鎮附近。轄境約當今吉林農安縣南部一帶。後廢。
⑨金天會七年 (1129) 置,治所在井陘縣 (今河北井陘縣北威州)。蒙古憲宗二年 (1129) 移治洺水縣 (今威縣北古城),屬洺磁路 (後改為廣平路)。轄境相當今河北威縣及井陘縣地。至元初又移治今威縣。至正中省洺水縣入州。明洪武二年 (1369) 降州為威縣。
⑩蒙古憲宗二年 (1252) 置,治所在洺水縣 (今河北威縣北五十五里古城,至元初徙今威縣)。至正中省洺水縣入州,屬廣平路。明洪武二年 (1369) 改為威縣。
(11)元至元十五年 (1278) 置,為威楚路治。治所即今雲南楚雄市。二十一年 (1284) 降為威楚縣。
(1)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懷集縣(今屬廣東)。轄境相當今廣東省懷集縣。貞觀元年(627年)廢。(2)唐羈縻州。武德二年以契丹內稽部落置遼州,治燕支城(無考),後僑治營州城(治今遼寧朝陽市)。貞觀元年改名威州,後移治良鄉縣石窟堡(今北京房山區西北上石堡)。屬幽州都督府。安史亂後廢。(3)唐貞觀十一年以突厥烏突汗達幹部落置,僑治營州(治今遼寧朝陽市)境。屬營州都督府。鹹亨中改名瑞州,後陷入契丹,僑治良鄉縣廣陽城(今北京市房山區良鄉鎮東北北廣陽城。屬幽州都督府。安史亂後廢。(4)唐大中三年(849年)以安樂州更名,治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同心縣下馬關鄉北紅城水。轄境約當今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以東、同心縣以北、吳忠市以南地區。五代廢。(5)五代晉天福四年(939年)置,治通遠縣(今甘肅環縣)。轄境相當今甘肅省環縣。五代周廣順二年(952年)改環州。(6)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改維州置,治保寧縣(今四川理縣東北)。轄境相當今四川省理縣及汶川縣西北部。屬成都府路。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省保寧縣入州,為宣政院轄地。元末明玉珍復置保寧縣為州治。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又廢縣入州。宣德三年(1428年)徙治今汶川縣岷江西岸,十年徙治今汶川縣。屬成都府。清雍正五年(1727年)廢入保縣。(7)遼置,治今吉林省農安縣西南小城子,舊說在農安縣東南小城子。屬黃龍府。金廢。(8)金天會七年(1129年)置,治井陘縣(今河北井陘縣東北威州鎮)。轄境相當今井陘縣。屬河北西路。蒙古憲宗二年(1252年)徙治洺水縣(今河北威縣),至正中省縣入威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州為威縣。(9)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治今雲南楚雄市。二十一年降為威楚縣。
威州字典分解
威的解釋 威 wēi 表現出來使人敬畏的氣魄:威力。威風。權威。 憑藉力量或勢力:威脅。威懾。 筆畫數:9; 部首:女; 筆順編號:131531534
州的解釋 州 zhōu 古代的一種行政區劃,所轄地區的大小歷代不同(後多用於地名):州縣。杭州。 中國一種民族自治行政區劃: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州。 筆畫數:6; 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