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垣縣
襄垣縣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西漢置,屬上黨郡。治所在今山西襄垣縣北三十里東故縣村。《元和志》 卷15: “趙襄子所築,因以為名。” 北魏移治今襄垣縣北郊,屬襄垣郡。北周屬上黨郡。隋開皇初改屬潞州,大業初屬上黨郡。唐初屬韓州,移治襄垣城甘羅水南,後屬潞州。北宋屬隆德府。金復屬潞州,治所合南、北襄垣城為一,即今襄垣縣。明嘉靖八年 (1529) 屬潞安府。民國初屬山西冀寧道。1930年直屬山西省。1958年撤銷,1960年復置襄垣縣。
②東晉寧康中僑置,屬上黨郡。寄治蕪湖縣 (今安徽蕪湖市)。後屬淮南郡。隋併入當塗縣。
(1)古縣名。東晉寧康中僑置,治今安徽省蕪湖市。屬上黨郡。南朝宋改屬淮南郡。隋平陳後廢。(2)今縣名。在山西省東南部、太行山西麓。屬長治市。面積1158平方千米。人口24.6萬。轄8鎮、3鄉。縣人民政府駐古韓鎮。春秋晉襄垣邑。戰國屬趙,因趙襄子築城於甘水之北,故名。《元和郡縣誌》:襄垣“趙襄子所築,因以為名”。西漢置襄垣縣,治今縣北,屬上黨郡。北魏屬鄉郡,建義元年(528年)於縣置襄垣郡。北齊廢郡。北周建德七年(578年)於縣置潞州。隋開皇三年(583年)移潞州於壺關縣(治今縣北),十六年置韓州,大業初州廢。唐武德元年(618年)於襄垣縣復置韓州,貞觀十七年(643年)再廢韓州,以襄垣縣屬潞州。北宋崇寧中屬隆德府。金、元屬潞州。明、清屬潞安府。1914年屬冀寧道,1927年直屬山西省。1958年襄垣縣與沁縣合併為襄沁縣;同年又與沁源縣並稱沁縣,屬晉東南專區。1960年襄垣、沁縣、泌源三縣分治,恢復襄垣縣建制。1967年屬晉東南地區,1985年屬長治市。地處上黨盆地北部。濁漳河、史水河、郭河、臨水河、郝河、合漳河流經境內。屬南溫帶半濕潤氣候。農產以小麥、玉米、穀子、高粱為主。盛產黨參。礦產有煤、鐵、銅、錳、錫、石膏、雲母、石英、石灰石、大理石等。工業有煤炭、冶金、電力、機械、化工、建材等。太焦鐵路、208國道、榆長公路穿越縣境。名勝古蹟有仙堂寺、文廟大成殿、城隍廟、李衛公廟、北關永惠橋、涼樓勝觀等。
詞語分解
- 縣的字典解釋 縣 (縣) à 中國省級以下的一種行政區劃。 縣 (縣) á 古同“懸”。 筆畫數:; 部首:厶; 筆順編號:
歷史地名推薦:昆夷
①即犬戎。殷、周時期,遊牧於涇、渭流域,今陝西彬縣、岐山一帶。《孟子·滕文公下》:“文王事昆夷。” 即是。②即緄夷。在今甘肅隴山以西。《孟子·梁惠王下》: “文王事昆夷。”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襄垣縣歷史
猜你喜歡
畫壁旗亭的歷史解釋
源見旗亭畫壁。借指文尋根問底的歷史解釋
見尋根究底。孽海花回余祐的歷史解釋
字子積,鄱陽今江西波南障城的歷史解釋
即今河北井陘縣南三十戒台寺的歷史解釋
又名戒壇寺。在今北京曾子逮親的歷史解釋
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七曾松坎河的歷史解釋
即今四川綦江縣南綦江漏刻生的歷史解釋
隋初太史曹與右武候府甲馬池鎮的歷史解釋
在湖北省鹹豐縣南部。包家店鎮的歷史解釋
在新疆 * 爾自治區瑪李曇的歷史解釋
字雲。少孤,繼母嚴酷人生幾兩屐的歷史解釋
同平生幾兩屐。宋蘇軾韓陵山的歷史解釋
俗名七里岡。在今河南揚雄投閣的歷史解釋
投閣從高樓上跳下去自丁公鑿井的歷史解釋
戰國末呂不韋等編呂氏元帥的歷史解釋
官名。春秋晉國始置,意在言外的歷史解釋
真意在言語文辭之外。北院樞密使的歷史解釋
官名。遼朝北樞密院長青海省的歷史解釋
清雍正間於原屬甘肅省顧命的歷史解釋
書篇名。今文記周成王
相關歷史
![襄垣縣_襄垣縣在哪裡_歷史地名](/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