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盪山
在今浙江樂清市東北。主峰海拔1056米。沈括 《夢溪筆談·雜誌》: “溫州雁盪山,天下奇秀,未嘗有言者。” 至北宋太平興國初僧全了棲止此山,建靈岩寺,山始顯名。《元豐九域志》 卷5溫州: 樂清縣有 “雁盪山”。《方輿紀要》 卷94溫州府樂清縣:雁盪山 “岩巒盤曲,凡數百里。其峰百有二、谷十、洞八、岩三十,爭奇競勝……絕頂有湖方十餘里,水常不涸,雁之春歸者留宿焉,故曰雁盪”。今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
在浙江省東南部。《廣雁盪山志》:“春雁歸時多宿於此,故名。”東北—西南走向。分南、北兩山。山體主要由流紋岩和凝灰岩組成,節理髮達。北雁盪山主要在樂清市境,主峰百崗尖(1150米),次高峰雁湖崗(1057米)。南雁盪山主要在平陽縣西,主峰九峰尖(1237米)。通常所稱雁盪山,指北雁盪山。雁湖崗頂有雁湖,蘆葦叢生,結草成盪,秋雁常來棲宿,故稱雁盪。雁盪開始知名於唐初,至北宋太平興國元年(976年)以後,聲譽漸著,寺廟亭院相繼而興,當時曾有十八古剎、十六亭、十院。至明代,雁盪百二奇峰的名稱已全部形成。風景區東起羊角洞,西至芙蓉白岩,南起筋竹澗口,北至仙姑洞,面積約400平方千米。分為靈峰、靈岩、大龍湫、雁湖、顯聖門、仙人橋、羊角洞等風景區,東南部風景較集中,靈峰、靈岩、大龍湫稱為雁盪風景三絕。全景區計有一百零二峰、六十四岩、四十六洞、二十六石、十四嶂、十八瀑、二十八潭、十三坑、十三嶺、十泉二水、八門四闕、七溪一澗、八橋二湖等風景點,共380多處。中以峰、石、澗、瀑稱著。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辟有國家森林公園,並被列為世界地質公園。
雁盪山字典分解
雁盪山的解釋 [Yandang Mountains] 中國浙江省東南部名山。號稱“東南第一山”,主峰1,047米,為遊覽勝地,以峰、澗、瀑著稱
山國語字典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