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兗州

兗州

①古 “九州” 之一。《尚書·禹貢》: “濟、河惟兗州。” 《爾雅、釋地》: “濟、河間曰兗州。” 《周禮·職方》: “河東曰兗州。” 濟指黃河以南自今河南武陟東北流至今山東利津南入海的古濟水,河指自今河南武陟東北流至今河北滄縣東北入海的古黃河。據漢劉熙 《釋名》: 兗州 “取兗水以為名”。兗水又作沇水,即濟水。

②西漢元封五年 (前106) 置,為十三刺史部之一。約當今山東西南部及河南東部地區,北至茌平、萊蕪,東至沂水流域,東南至莒縣、平邑、兗州、魚台、單縣,南至鹿邑、淮陽、扶溝等市縣,西南至開封濮陽等地。東漢治所在昌邑縣 (今山東巨野縣東南)。魏晉時移治廩丘 (今山東鄆城縣西六十四里),轄境逐漸縮小。南朝宋移治瑕丘城 (隋置瑕丘縣,即今山東兗州市)。隋大業二年 (606) 改為魯州,唐武德五年 (622) 復為兗州。轄境相當今山東濟寧、曲阜、泰安、萊蕪、汶上、寧陽、泗水、鄒城等市縣地。宋代兗州治所在瑕縣 (金改嵫陽縣,即今兗州市)。明洪武十八年 (1385) 改為兗州府。

③十六國前秦置,治所在倉垣城 (今河南開封市西北)。《晉書·地理志》: 前秦苻堅滅燕後,置 “兗州刺史鎮倉垣”。東晉義熙末廢。

④南燕置,治梁父 (今山東新泰市西羊祜城)。《晉書·地理志》: 南燕慕容德以 “兗州刺史鎮梁父”。

⑤後燕置,初治東阿 (今山東陽穀縣東北阿城鎮)。後治滑台 (即今河南滑縣東舊滑縣)。《十六國疆域志》 卷12: “ 《後燕錄》: 建興二年,垂以慕容楷為兗州刺史,鎮東阿。”

⑥南朝宋泰始二年 (466) 僑置,治所在淮陰縣(今江蘇淮陰縣西南碼頭鎮)。南齊改名北兗州。

⑦北魏天興中置,治所在滑台 (今河南滑縣東南城關鎮)。後改為東郡。隋開皇間又先後改置杞州、滑州。大業二年 (606) 復改滑州為兗州。三年(607) 又改為東郡。


(1)古“九州”之一。《尚書·禹貢》:“濟、河惟兗州。”《周禮·職方》:“河東曰兗州。”《爾雅·釋地》:“濟、河間曰兗州。”濟指自今河南省滎陽市北分黃河東北流至今山東省利津縣南入海之古濟水,河指自今河南省武陟縣東北流至今河北省滄縣東北入海之古黃河。兗州即指濟水與河水之間地區。(2)西漢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約當今山東省西南部:北至茌平、濟南、萊蕪,東至沂河流域,東南以莒縣、平邑並泗水東岸為界,及河南省東部:南樂、濮陽、延津、開封、尉氏以東,扶溝、淮陽、鹿邑以北地區。東漢治昌邑縣(今山東金鄉縣西北),其後屢有遷移,轄境逐漸縮小。南朝宋移治瑕丘城(隋改置縣,北宋改瑕縣,金改嵫陽縣,即今山東兗州市)。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升為府。(3)東晉鹹和中僑置,治京口(今江蘇鎮江市)。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改名南兗州。(4)南朝宋泰始二年(466年)僑置,治淮陰縣(今江蘇淮安市淮陰區西南)。南朝齊改名北兗州。

兗州字典分解

兗的解釋 兗 yǎn 〔兗州〕地名,在中國山東省。 筆畫數:8; 部首:亠; 筆順編號:41345435

州的解釋 州 zhōu 古代的一種行政區劃,所轄地區的大小歷代不同(後多用於地名):州縣。杭州。 中國一種民族自治行政區劃: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州。 筆畫數:6; 部首:

多學一學:兗海【歷史知識】

見“沂海”。

兗州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