陘山
陘山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即井陘山。在今河北井陘縣北。《穆天子傳》卷4:“至於鈃山之隊”(《史記索隱》引作“陘山之隧”)。《方輿紀要》卷14井陘縣:陘山在“縣(今城關鎮)東北五十里。井陘之險,為河北、河東之關要。今縣境諸山錯列,大約與陘山相連線,俱太行之支隴也”。
②一作陘。在今河南偃城縣東。《戰國策·韓策一》:蘇秦說韓王曰,“韓北有鞏、洛、成皋之固,……南有陘山”。《史記·魏世家》:襄王六年(前313),“魏伐楚,敗之陘山”。《正義》引《括地誌》謂:“陘山在鄭州新鄭縣西南三十里。”或以為應在今湖北、河南交界處。
春秋楚地。其地一說在今河南省郾城縣東;一說在今新鄭市西南。《春秋》僖公四年(前656年):公會齊侯等伐楚,“次於陘”;《史記·魏世家》:襄王六年(前313年),“魏伐楚,敗之陘山”。皆即此。
詞語分解
- 陘的字典解釋 陘 (陘) í 山脈中斷的地方。 灶的邊緣:灶陘(灶邊承器之物)。 筆畫數:; 部首:阝; 筆順編號:
- 山的字典解釋 山 ā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屋兩側的牆壁。亦稱“房山”)。 形容大聲:山響
歷史地名推薦:盤豆
又作槃豆。在今河南靈寶市西北棗鄉河入黃河處東岸。《周書· 于謹傳》: 西魏大統元年 ,“大軍東伐,謹為前鋒。至盤豆,東魏將高叔禮守險不下,攻破之”。《隋書·楊玄感傳》: “玄感西至閿鄉,上槃豆,布陣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陘山歷史
猜你喜歡
司號長的歷史解釋
官名。清末新陸軍職官泰顛的歷史解釋
泰又作大太。西周開國欽若昊天敬授民時的歷史解釋
欽敬。若順。昊天上天王得臣的歷史解釋
北宋安州安陸今屬湖北西海鎮的歷史解釋
在青海省海晏縣南部。樓下鎮的歷史解釋
又名黃家樓下鎮。即今一彈指的歷史解釋
佛家語。指極短的時間同治帝淑慎皇貴妃的歷史解釋
生卒姓富察。初封慧妃李祝的歷史解釋
生卒名或作枳。唐末陝失吉忽禿忽的歷史解釋
又譯失乞忽都忽胡土虎吳三桂的歷史解釋
生卒字長伯。江南高郵莫名其器的歷史解釋
晉書王戎傳戎有人倫鑒想望風采的歷史解釋
漢書霍光傳初輔幼主,敲膏吸髓的歷史解釋
同敲骨吸髓。清王韜西南詔鐵柱的歷史解釋
又名彌渡鐵柱崖川鐵柱劉邦入關的歷史解釋
劉邦率農民軍攻入關中穩坪鎮的歷史解釋
在貴州省德江縣東部。大塢城的歷史解釋
在今河南澠池縣北十五西方傳教士來華的歷史解釋
西歐的殖民主義者利用聖安寺的歷史解釋
在今北京市宣武區南橫
相關歷史
![陘山_陘山在哪裡_歷史地名](/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