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山縣
五代南唐保大中升鉛山場置,屬信州。治所在今江西鉛山縣東南永平鎮。《方輿紀要》 卷85廣信府鉛山縣: 鉛山 “南唐升元二年置鉛場,保大中改立鉛山縣皆以山名也”。南宋紹定中,遷治今鉛山縣永平鎮北。元至元二十九年 (1292) 升為鉛山州。明洪武二年 (1369) 復降為縣,屬廣信府。還治今永平鎮。民國初屬江西豫章道。1926年直屬江西省。1949年徙今鉛山縣 (河口鎮)。
(鉛yán) 在江西省東北部、信江上游,南鄰福建省。屬上饒市。面積2178平方千米。人口41萬。轄9鎮、13鄉。縣人民政府駐河口鎮。五代南唐昇元四年(940年)因地出鉛、銅、青碌,故析弋陽、上饒五鄉地置鉛山場(鉛,古通“沿”)。保大二年(944年)升鉛山場為縣,治今縣東南永平鎮,屬信州。《讀史方輿紀要》:“鉛山在縣西南七里。舊名桂陽山,又名楊梅山。唐時山出鉛,百姓開採,十而稅一。建中元年封禁,貞元元年復開,隸饒州永平監。尋又廢。山亦出銅及青碌。南唐昇元二年置鉛場,保大中改立鉛山縣,皆以山名也。”北宋開寶八年(975年)曾一度直隸京師,後還隸信州。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升為鉛山州,移治霞落園(今永平鎮西北),屬江浙行省。明洪武二年(1369年)復為縣,仍治今永平鎮,屬廣信府。1912年隸江西省,1914年隸豫章道,1927年復屬江西省。1949年屬上饒專區,縣人民政府遷駐今址。1970年屬上饒地區,2000年屬上饒市。地處武夷山北麓,信江橫貫北部。農產稻、大豆、油菜籽、菸葉等,為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和省茶葉、蠶繭生產重點縣。森林資源豐富。境內辟有武夷山自然保護區。有鉛、鋅、銅、石灰石等礦。工業有電力、採礦、機械、水泥、造紙、釀造、制茶等。永平銅礦為國內銅礦基地。古漢酒、連史紙、陳醋為名產,傳統手工藝品有柳木蒸籠、竹編、絹扇等。橫南鐵路縱貫,有梨溫高速公路和上分、樂江、橫河、永篁等公路。名勝古蹟有葛仙山、鵝湖書院、河口明清古街、辛棄疾墓、蔣仕銓墓及唐、五代瓷窯遺址。
鉛山縣字典分解
鉛山的解釋 山名。在 江西省 鉛山縣 西南。舊名 桂陽山 ,又名 楊梅山 。 唐 、 五代 時產鉛,故改稱“鉛山”。
縣國語字典 縣 (縣) xiàn 中國省級以下的一種行政區劃。 縣 (縣) xuán 古同“懸”。 筆畫數:7; 部首:厶; 筆順編號:251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