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馬不畏鞭棰
歷史字典解釋
疲勞乏力的馬不怕鞭打,比喻窮困不堪的老百姓不怕嚴刑峻法。罷:通“疲”。漢代桓寬《鹽鐵論.紹聖》:“罷馬不畏鞭棰,罷民不畏刑法。”
主謂罷,通“疲”。疲勞乏力的馬不怕鞭打。比喻處於絕境的人而無所畏懼。語出漢·桓寬《鹽鐵論·紹聖》:“罷馬不畏鞭棰,罷民不畏刑法。”李亞芬《軍歌》:“大陸一邊擦汗一邊笑著說:‘罷馬不畏鞭棰嗎!’”△多用於表現處境遭遇。→罷民不畏刑法
詞語分解
- 罷馬的解釋 疲敝的馬。《淮南子·俶真訓》:“神傷乎喜怒思慮之患者,神盡而形有餘,故罷馬之死也,剝之若槁。” 漢 桓寬 《鹽鐵論·詔聖》:“罷馬不畏鞭箠,罷民不畏刑法。”
- 鞭棰的解釋 .鞭子。亦用作比喻。《國語·吳語》:“君王不以鞭箠使之,而辱軍士使寇令焉。” 漢 劉向 《說苑·談叢》:“騏驥日馳千里,鞭箠不去其背。” 歐榘甲 《新廣東》五:“鄙人雖淺陋,願執鞭箠為馬前卒。” 何其
歷史典故推薦: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比喻高尚的德行情操。《史記·孔子世家》: “太史公曰: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 參見:○高山景行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罷馬不畏鞭棰歷史
猜你喜歡
張嶔的歷史解釋
清江蘇泰州人,初名崟自勖的歷史解釋
明江西貴溪人。好學。杖莫如信的歷史解釋
主謂杖,倚仗。可倚仗太姜的歷史解釋
又稱姜女周姜。周古公崔家廟的歷史解釋
村名。在山東省平原縣九里關的歷史解釋
又作百雁關。在今河南持蟹的歷史解釋
同持螯把酒。宋方岳一禍棗災梨的歷史解釋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六祐陵的歷史解釋
宋徽宗趙佶陵名永祐陵李源道的歷史解釋
元關中人,字仲淵,號泰顛的歷史解釋
泰又作大太。西周開國龍王廟的歷史解釋
即今遼寧東港市西北龍董琬的歷史解釋
北魏時人。太延三年和劉禕之的歷史解釋
生卒唐常州晉陵人,字區區之心的歷史解釋
區區微小,微薄。指微潯水的歷史解釋
在今山東莒縣東南。水方前鎮的歷史解釋
在浙江省磐安縣東部,朱轓引鹿的歷史解釋
源見白鹿隨軒。稱頌地青門學種瓜的歷史解釋
源見東陵瓜。指辭官歸指樓蘭的歷史解釋
謂揮戈塞外,斬殺邊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