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鏡
三鏡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佩文韻府》卷八十九“三鑒”下引《荀子》:“君子有三鑒:世、人、鏡鑒。前惟順,人惟賢,鏡惟明。夏商之衰,不鑒於禹、湯也;周、秦之弊,不鑒於民下也;側弁垢顏,不鑒於明鏡也。”
《北堂書鈔》卷一三六漢.荀悅《申鑒》曰:“君子有三鑒:鑒乎古,鑒乎人,鑒乎鏡。”
唐.劉餗《隋唐嘉話》卷上:“太宗謂梁公(房玄齡)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嘗寶此三鏡,用防己過。今魏徵殂逝,亡一鏡矣。’”(見《顧氏文房小說》第一冊)
《新唐書.魏征傳》、《舊唐書.魏徵傳》及《資治通鑑》卷一九六太宗貞觀十七年都有類似的記述。
所謂“三鏡(或作鑒或鑑)”是指可以鑒正政令言行儀容的三個借鑑。唐太宗所說的“三鏡”,銅鏡為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了解並接受歷代成敗興衰的經驗教訓;以人為鏡,從接受別人的批評建議中,可以總結自身言行的得失。借古鑒今,借人鑒己,這些對於一個人從政立身,仍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詩經.大雅.盪》中說:“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後漢書.寇恂傳》中說:“董崇說恂曰:‘蕭何守關中悟鮑生之言而高祖悅,今君當以前人為鏡。’”這些都是重視借鑑的言論。“三鏡”常用為治理國家,立身行事借鑑的典故。
宋.張舜民《謝賜資治通鑑表》:“遠追三鏡,坐振四經,顧一介之靡遺,與群賢而共樂。”
詞語分解
- 三鏡的解釋 見“ 三鑑 ”。
- 三的字典解釋 三 ā 數名,二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叄”代):三維空間。三部曲。三國(中國朝代名)。 表示多次或多數:三思而行。三緘其口。 筆畫數:; 部首:一; 筆順編號:
- 鏡的字典解釋 鏡 (鏡) ì 用來映照形象的器具:鏡子(亦指“眼鏡”)。鏡台。鏡匣。鏡奩。銅鏡。穿衣鏡。 利用光學原理製造的各種器具,上面的鏡片一般用玻璃製成:鏡頭。鏡片。眼鏡。胃鏡。凸鏡。凹鏡。三稜鏡。望遠鏡。顯
歷史典故推薦:割半氈
源見“半氈”。謂顧惜寒士。清 王士禛《題江辰六借書圖》詩:“何人解似宣城守,手為江郎割半氈。”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三鏡歷史
猜你喜歡
筠陽的歷史解釋
區片名。在江西省高安目不識丁的歷史解釋
同不識一丁。清昭槤嘯高明區的歷史解釋
在廣東省佛山市西南部九廟的歷史解釋
廟即宗廟。周制,天子無錫市城南區的歷史解釋
舊區名。年由無錫市設弄月摶風的歷史解釋
猶弄月嘲風。摶捏聚,朱桂英的歷史解釋
元杭州錢塘女子。世為中書省的歷史解釋
元置,指直屬中書省的左藏庫使的歷史解釋
官名。五代後梁置,掌帶佗的歷史解釋
戰國時人。名將,與孫張楷的歷史解釋
東漢蜀郡成都人,字公反本還原的歷史解釋
見返本還源。西遊記回鄭冕的歷史解釋
明江西樂平人。景泰二目無牛的歷史解釋
同目牛無全。前蜀貫休楊遵勖的歷史解釋
字益誡,涿州范陽今河張佩綸的歷史解釋
清直隸豐潤今屬河北人冀南的歷史解釋
地區名。指今河北省南禦敵於國門之外的歷史解釋
御抵擋。國門本指京都鴻均之世的歷史解釋
漢王褒四子講德論夫鴻鶉衣鷇食的歷史解釋
源見子夏衣。謂衣不蔽
相關歷史
![三鏡_三鏡介紹_歷史典故](/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