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鐸
鐸:有舌的大鈴。古時宣布政教法令時,振鐸以警眾。文事用木鐸,武時用金鐸。《國語.吳語》:“乃王秉袍,親就鳴鐘鼓,丁寧、錞於,振鐸。”後引申為從事教職的代稱。明代章懋《與沈副使仲律》:“近見《湖南錄》,始知先生繼文定胡公之舊職,而振鐸於濂溪之鄉。”
振鐸字典分解
振鐸的解釋 (1).搖鈴。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時,振鐸以警眾。鐸,有舌的大鈴。《周禮·夏官·大司馬》:“司馬振鐸,羣吏作旗,車徒皆作。” 鄭玄 註:“振鐸以作眾。作,起也。”《
振的解釋 振 zhèn 搬動,揮動:振動。振盪。振幅。振臂。振聾發聵(喻喚醒糊塗麻木的人)。 奮起,興起:振奮。振作。振興(x塶g )。振振有辭。 古同“賑”,救濟。 古
鐸的解釋 鐸 (鐸) duó 大鈴,形如鐃、鉦而有舌,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用的,亦為古代樂器。盛行於中國春秋至漢代:木鐸。鈴鐸。鐸舞。 筆畫數:10; 部首:釒; 筆順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