鐸
拼音:duó注音:ㄉㄨㄛˊ
筆劃:共 10 劃
繁體字:鐸鐸的倉頡:OPEQ
鄭碼:PXBI五筆86編碼:qcf 或 qcfh 五筆98編碼:QCGH
Unicode:U+94CE筆順:撇橫橫橫折折捺橫橫豎
四角號碼:87754 部首:釒 讀音為:金字旁兒(jīnzìpángér)
筆劃:共 10 劃
繁體字:鐸鐸的倉頡:OPEQ
鄭碼:PXBI五筆86編碼:qcf 或 qcfh 五筆98編碼:QCGH
Unicode:U+94CE筆順:撇橫橫橫折折捺橫橫豎
四角號碼:87754 部首:釒 讀音為:金字旁兒(jīnzìpángér)
鐸字的基本解釋
鐸
(鐸)
duó
大鈴,形如鐃、鉦而有舌,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用的,亦為古代樂器。盛行於中國春秋至漢代:木鐸。鈴鐸。鐸舞。
筆畫數:10;
部首:釒;
筆順編號:3111554112
鐸字的更多含義
鐸
鐸
duó
【名】
(形聲。本義:大鈴)
同本義〖bigbell〗
鐸,大鈴也。軍法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兩司馬執鐸。——《說文》
徇以木鐸。——《周禮·小宰》
告寡人以事者,擊鐸是也。——《淮南子·泛論》
又如:鐸語(祭祀神靈時,用鐸聲節歌舞以祭);鐸頭瘟(呆瘟神)
掛在牛馬頸下或屋檐下的小鈴〖smallbell〗
寶鐸含風,響出天外。——《洛陽伽藍記》
鐸
鐸
duó
【動】
刺;啄〖stick;peck〗
你還把熱舌頭鐸我!——《西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