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沛流離
顛沛:跌倒,比喻窮困受挫折。流離:流轉離散。比喻生活困迫不安,流落異鄉。明.朱鼎《玉鏡台記.獄中寄書》:“體羸心惴,衰容頓憔悴。子母遭凌替,身陷家傾棄,顛沛流離,死無葬身地。”《兒女英雄傳》一三回:“至於你沒出土兒就遭了這場顛沛流離,驚風駭浪,更是可憐。”茅盾《憶冼星海》:“現在我還是這樣想:要是我再遇到他,一開頭他就會講述這一段顛沛流離的生活。”亦作“流離顛沛”。宋.洪邁《容齋續筆.杜老不忘君》:“前輩謂杜少陵當流離顛沛之際,一飯未嘗忘君。”《宣和書譜.草書七.釋高閒》:“言其書法出張顛,流離顛沛,必於草書發之,故其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鄭振鐸《桂公塘》:“雖在流離顛沛之中,他的高華的氣度,淵雅的局量,還不曾改變。”亦作“顛沛流連”。元.無名氏《契約文字》一折:“等孩兒長大時年,交付他收執依然。遮莫殺顛沛流連,休迷失水木根源。”
見“流離顛沛”。魯迅《而已集·通信》:“我所感到悲哀的,是有幾個同我來的學生至今還找不到學校進,還在~。”
顛沛流離字典分解
成語顛沛流離的解釋 顛沛:跌倒,比喻窮困,受挫折;流離:浪落。由於災荒或戰亂而流轉離散。形容生活艱難,四處流浪。
顛沛的解釋 [be in destitution difficulty;hardship;trouble] 受磨難、挫折;貧困顛沛,偃仆也。——《論
流離的解釋 (1) [to become homeless and wander from place to place;be forced to leave home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