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恭克讓
允:誠實。恭:恭謹。克:能。讓:讓賢。 忠誠謹慎,推賢讓能。 形容人的美德。語出《書.堯典》:“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晉.潘岳《司空密陵侯鄭袤碑》:“於鑠元侯,則天垂象,弘操岳峻,宇量深廣。允恭克讓,宣哲清朗。”唐.裴光庭《宰相等上尊號表》:“若乃欽明上古,克恭克讓,綴學設教,定禮創歷……此陛下之聖文也。”宋.錢若水等《太宗皇帝實錄》卷八〇:“大行皇帝,允恭克讓,豁達神武。”
並列 允,誠信;克,能夠。既恭敬又謙讓。《尚書·堯典》:“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於上下。”△褒義。用於指品德修養。
允恭克讓字典分解
成語允恭克讓的解釋 允:誠信;克:能夠;讓:謙讓。誠實、恭敬又能夠謙讓。
允恭的解釋 信實而恭勤。《書·堯典》:“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於上下。” 孔 傳:“允,信。” 孔穎達 疏引 鄭玄 曰:“不懈於位曰恭。”《漢書·敘傳下》:“ 太宗 穆穆,
克讓的解釋 亦作“ 克攘 ”。能謙讓。《書·堯典》:“允恭克讓。” 孔 傳:“克,能。” 孔穎達 疏:“善能謙讓。”《孔子家語·六本》:“昔 堯 治天下之位,猶允恭以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