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菩提樹

菩提樹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卷八《摩揭陁國上》:“金剛座上菩提樹者,即畢缽羅之樹也。昔佛在世,高數百尺,屢經殘伐,猶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覺,因謂之菩提樹焉。莖幹黃白,枝葉青翠,冬夏不凋,光鮮無雙。”

菩提是梵語正覺的音譯。佛教傳說,釋迦牟尼坐在菩提樹下覺悟而成佛。後用為詠佛事之典。唐.李群玉《法性寺六祖戒壇》詩:“天香開茉莉,梵樹落菩提。”

菩提樹字典分解

菩提樹的解釋 [pipal;pipal tree;pipul;peepul;peepal] 印度的一種著名的榕屬植物,因植株高大,壽命長和在經濟用途上為蟲膠的來源而著稱,它與

菩提的解釋 [梵Bodhi] 佛教音譯名,指覺悟的境界

樹國語字典 樹 (樹) shù 木本植物的通稱:樹木。樹林。樹大根深(喻勢力大,根基牢固)。 種植,培育:樹藝(“藝”,種植)。樹荊棘得刺,樹桃李得蔭。 立,建立:樹立。樹

不妨一看:菩提【歷史知識】

梵文Bodhi的音譯。意譯“覺”、“智”等。佛教名詞。指對佛教“真理”的覺悟。據佛經記載,釋迦於菩提樹下,獨坐冥想,經過若干晝夜,豁然大悟,成“最正覺”(佛),故名。《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梵雲菩提,此翻為覺。覺法性故。”一般指覺知人生皆苦,因而厭棄身世,斷除煩惱,進入佛教的最高精神境界。但各宗派在解釋上有所差異,有以“無相”之般若智慧為“菩提”;有以先天具有的“佛性”為“菩提”;有以“菩提”僅

菩提樹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