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形容志趣相同的人彼此互相呼應。《易經》上說:聲調相同,就產生共鳴;氣息相同,就互相吸引;水往低處流,火往乾燥處燒;雲跟隨龍,風跟隨虎。聖人的作為,使萬物自然而然的感應,真情得以顯露;因而,以天為本,向上發展;以地為本,向下紮根。這就是萬物各依其類別,相互聚合的自然法則。

【出典】:

《易·乾·文言》:“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例句】:

西漢·司馬遷《史記·伯夷列傳》:“同明相照,同類相求。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 《莊子·漁父》:“同類相從,同聲相應,固天之理也。” 晉楊方《合歡詩》:“同聲好相應,同氣自相求。我情與子親,譬如影追軀。”


其他 比喻同類事物互相感應或志趣相同氣質相類者互相呼應聚合。語出《易·乾》:“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宋·秦觀《十二經相合義說》:“~,所謂同類而相感者也。”△多用於描寫志趣相同的人聚合在一起。→類同相召↔集苑集枯 也單作“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同聲相求”。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字典分解

同聲的解釋 (1) [simultaneous]∶發出聲音的時間相同(2) [same sound]∶聲音相同。比喻志趣相同或志趣相同者同聲相應(3) [(speak)at

順便了解:同知宣徽院事【歷史知識】

官名。遼代宣徽院設,低於宣徽副使。金沿置,位左、右宣徽使下,秩正四品。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置二員,大德二年(1298)增二員。後定製二員,正二品,為本院副長官,僅低於院使。歷代職掌不盡相同。參見“宣徽院”。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