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水不救近火
比喻緩不濟急。戰國初年,魯穆公分別派群公子到晉、楚各國作官,而唯獨不派人到近鄰齊國。魯大夫犁鉏對魯穆公說,如果一個孩子掉到水裡,我們從越國請人來救,即使那個越國人善於游泳,孩子也無法救活。如果我們這裡發生火災,而從東海取水滅火,海水雖然很多,也撲不滅大火,因為時間來不及,遠水不救近火啊!現在晉、楚兩國雖強,可卻沒有齊國距離我們近,一旦有難,誰來救援我們呢?
【出典】:
《韓非子·說林上》:“魯穆公使眾公子或宦於晉,或宦於荊。犁鉏曰:‘假人于越而救溺子,越人雖善游,子必不生矣。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雖多,火必不滅矣,遠水不救近火也。今晉與荊雖強,而齊近,魯患其不救乎?”
【例句】:
《周書·赫連達傳》:“達又曰:‘此皆遠水不救近火,何足道哉?’”
主謂遠處的水救不了近處的火。《韓非子·說林上》:“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雖多,火必不滅矣。~也。”《野叟曝言》108回:“惟白兄所謀,似得兩全之道,而~,亦東宮所不樂聞。”△貶義。比喻費時的辦法救不了眼前之急。→遠水救不得近渴。也作“遠水救不著近火”、“遠水救不得近火”、“遠水難救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