誹謗之木
《大戴禮記.保傅》:“於是有進善之旌,有誹謗之木,有敢諫之鼓。”
《史記.孝文本紀》唐司馬貞《索引》注引《尸子》云:“堯立誹謗之木。”
《淮南子.主術訓》:“堯置敢諫之鼓,舜立誹謗
之木。”
據古史傳說,堯舜之時,為了裨補缺失,廣開言路,在橋樑邊交通要衝之處,設立木牌供人書寫諫言。或說設謗木於宮闕之外,供批評進諫者擊打。後世沿習,遂以為常。
《史記.孝文本紀》:“古之治天下,朝有進善之旌(幡,欲有進善言者,立於旌下而談說),誹謗之木,所以通治道而來(招致)諫者。”《南史.梁武帝紀》:“天監元年,詔於公車府謗木肺石旁各置一函(註:公車府是主管宮庭警衛及臣民上書、官吏徵召的官署。在謗林肺石旁設函,類似今之意見箱,凡吏民有議時政者,投於謗木函中;有舉薦人才賢能者,投之於肺石函中。肺石,古時設於朝廷門外的石頭。民有不平,可擊石鳴冤,與後之堂鼓相類)。”
偏正 華表木。相傳堯舜時在交通要道豎立木牌,讓人在上面寫意見,號為“誹謗之木”。《史記·孝文本紀》:“古之治天下,朝有進善之旌,~,所以通治者而來諫者。”△多用於諫言方面。
誹謗之木字典分解
成語誹謗之木的解釋 誹謗:引以為諫言;木:木牌。在交通要塞豎立木牌,讓人們寫上諫言。
誹謗的解釋 [slander;libel] 說人壞話,詆毀和破壞他人名譽。誹是背地議論,謗是公開指責誹謗朋友,實在可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