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蛟毀璧
《水經注》卷五“河水”:“澹臺子羽齎千金之璧渡河,陽侯波起,兩蛟挾舟。子羽(滅明字)曰:‘吾可以義求,不可以威劫。’操劍斬蛟,蛟死波休,乃投璧於河,三投而輒躍出,乃毀璧而去。”
春秋魯.澹臺滅明攜帶千金之璧河,河伯貪得其璧,遂興風作浪想要劫奪。澹臺斬蛟毀璧而去。後因用為勇武果決之典。
唐.李商隱《偶成轉韻七十二句贈四同舍》:“斬蛟破璧不無意,平生自許非忽忽。”明.蕭良有《龍文鞭影》卷四:“滅明毀璧,龐蘊投金(襄陽居士龐蘊臨終前曾對刺史於頗說:‘但願空諸所有,慎勿實諸所無。’故其曾將家財悉沉于海。事見《釋氏稽古錄》)。”
斬蛟毀璧字典分解
斬蛟的解釋 斬殺蛟龍。多謂勇士為民除害。 春秋 楚 次非 斬繞船兩蛟,見《呂氏春秋·知分》; 魯 澹臺子羽 齎璧渡 河 斬蛟,見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五》;
毀璧的解釋 《文選·左思〈吳都賦〉》“哂 澹臺 之見謀,聊襲海而徇珍” 劉 逵注引 晉 乾寶 《搜神記》:“ 澹臺子羽 齎璧渡 河 ,風波忽起,兩龍夾舟。 子羽 奮劍斬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