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裘負薪 存毛實難
比喻違背事理而行事,難以達到目的。《宋書·范泰傳》: “故囊漏貯中,識者不吝; 反裘負薪,存毛實難。” ●《晏子春秋·雜上》:“晏子之晉,至中牟,睹斃冠反裘負芻,息於途側者,以為君子也,使人問焉。曰: ‘子何為者也? ’ 對曰:‘我越石父者也。’ 晏子曰: ‘何為至此? ’曰: ‘吾為人臣,仆於中牟,見使將歸。’ 晏子曰: ‘何為為仆?’ 對曰: ‘不免凍餓之切吾身,是以為仆也。’ ……晏子曰:‘可得贖乎? ’ 對曰: ‘可。’ 遂解左驂以贈之,因載而與之俱歸。” 漢劉向《新序·雜事二》: “魏文侯出遊,見路人反裘而負芻,文侯曰: ‘胡為反裘而負芻? ’ 對曰: ‘臣愛其毛。’ 文侯曰: ‘若不知其里盡而毛無所恃耶? ’ ” 斃: 歪斜狀。芻(chu): 草。中牟: 地名,今屬河南。反裘:皮毛向里,古人以皮毛向外穿戴為正,與今有別。相傳春秋齊人越石父反穿皮衣而負柴草,齊相晏嬰因其行為特異,請為上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