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唇相稽
反唇:回嘴,頂嘴。稽:計較,爭論。受到指責不服氣,反過來責問對方。《漢書.賈誼傳》:“婦姑不相悅,則反唇而相稽。”《聊齋志異.段氏》:“又將年余,段中風不起,諸侄益肆,牛馬什物,競自取之。連詬斥之,輒反唇相稽。”茅盾《子夜》六:“吳芝生脫口回答。可是范博文竟不反唇相稽,只把身子一閃開,漲紅了臉的四小姐就被大家都看見了。”亦作“反唇相譏”。譏:譏刺。巴金《秋》一:“‘三妹,你怕什麼?我又不會把你嫁給枚表弟。’覺民反唇相譏地說。”
連動 受到指責不服,反過來責問對方。歐陽山《聖地》:“區卓立刻~道:‘是呀,只怕比不上剛才李為淑那樣關心你呢!’”△貶義。多用於互相指責方面。→倒打一耙 反咬一口 ↔張口結舌 理屈詞窮。也作“反唇相譏”。
反唇相稽字典分解
成語反唇相稽的解釋 反唇:回嘴、頂嘴;稽:計較。受到指責不服氣,反過來責問對方。
反唇的解釋 亦作“ 反唇 ”。 1.謂唇動,表示心中不服。《史記·平準書》:“ 異 ( 顏異 )與客語,客語初令下有不便者, 異 不應,微反脣。”(2).常指反對或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