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辯菽麥
同“不辨菽麥”。晉 葛洪《抱朴子.窮達》:“庸俗之夫,暗於別物,不分朱紫,不辯菽麥。”
見“不辨菽麥”。晉·葛洪《抱朴子·窮達》:“庸俗之夫,暗於別物,不分朱紫,~。”
不辯菽麥字典分解
成語不辯菽麥的解釋 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麥子。形容愚笨無知。後形容缺乏實際生產知識。
菽麥的解釋 (1).豆與麥。《詩·豳風·七月》:“黍稷重穋,禾麻菽麥。”《禮記·內則》:“饘酏酒醴,芼羹菽麥。” 清 黃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詩:“松柏無完枝,菽麥斷萌櫱
同“不辨菽麥”。晉 葛洪《抱朴子.窮達》:“庸俗之夫,暗於別物,不分朱紫,不辯菽麥。”
見“不辨菽麥”。晉·葛洪《抱朴子·窮達》:“庸俗之夫,暗於別物,不分朱紫,~。”
成語不辯菽麥的解釋 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麥子。形容愚笨無知。後形容缺乏實際生產知識。
菽麥的解釋 (1).豆與麥。《詩·豳風·七月》:“黍稷重穋,禾麻菽麥。”《禮記·內則》:“饘酏酒醴,芼羹菽麥。” 清 黃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詩:“松柏無完枝,菽麥斷萌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