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帶重還
拾帶重還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源見“裴公還帶”。喻拾到財物歸還原主,不占為己有。《警世通言.呂大郎還金完骨肉》:“這不意之財,雖則取之無礙,倘或失主追尋不見,好大一場氣悶。古人見金不取,拾帶重還。我今年過三旬,尚無子嗣,要這橫財何用!”
其他 比喻拾到財物重還物主。語本宋·丁用晦《芝田錄·裴度》載唐·裴度拾得其婦人遺下三條寶帶,這是她借來為父親脫罪的。裴度守候著還她。元雜劇有《裴度還帶》。《警世通言》卷5:“古人見金不取,拾帶重還。我今年過三旬,尚無子嗣,要這橫財何用!”△褒義。多用於讚頌人物的品德方面。→拾金不昧
詞語分解
- 拾的解釋 拾 í 撿,從地上拿起:拾草。拾糞。拾零(撿取某方面的零碎材料,常用於文章標題)。拾取。俯拾皆是。拾人牙慧。 收,斂,整理:收拾。拾掇。 “十”的大寫。 舊稱射箭人穿在左臂上的皮製護袖。 丟 拾 è
- 還的解釋 還 (還) á 回到原處或恢復原狀:還鄉。還俗。衣錦還鄉。返老還童。 回報別人對自己的行動。還手。還擊。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償付:歸還。償還。還本。原物奉還。 古同“環”,環繞。 姓。 借 還 (
歷史典故推薦:前古未聞
聞:聽。以前從來沒聽到過。語本《禮記.檀弓上》:“狄儀有同母異父之昆弟死,問於子夏。子夏曰:‘我未之前聞也。’”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拾帶重還歷史
猜你喜歡
蕭明哲的歷史解釋
字元甫,太和今江西泰不步人腳的歷史解釋
不跟著別人的腳步走。漆水河的歷史解釋
渭河支流。在陝西省中福壽康寧的歷史解釋
幸福長壽健康安寧。宋郵務員的歷史解釋
郵務人員職名。見郵政白首齊眉的歷史解釋
猶白首相莊。清紀昀閱軍事總長的歷史解釋
官名。北洋政府設定,擒奸摘伏的歷史解釋
見擒奸擿伏。續古文苑西州的歷史解釋
指今四川盆地。後漢書大理的歷史解釋
古國名。五代十國至宋狂司馬的歷史解釋
晉書謝奕傳桓溫辟謝奕公沙穆的歷史解釋
字文乂,北海膠東今山搗石村的歷史解釋
在今江西永新縣北。清紫塞的歷史解釋
長城的別名。晉代崔豹謝弼的歷史解釋
字輔宣,東郡武陽今山風穴山的歷史解釋
在今河南汝州市東北。夷道縣的歷史解釋
西漢置,屬南郡。治所太行第一峰的歷史解釋
又稱佛子山。俗稱佛山馬良鎮的歷史解釋
在湖北省沙洋縣東北部唇齒相依的歷史解釋
比喻關係密切,相互依
相關歷史
![拾帶重還_拾帶重還介紹_歷史典故](/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