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敢死之士

敢死之士

指李同向平原君趙勝建議,盡散家財,募集勇敢不怕死之人三千名,衝擊圍城的秦軍。後以此典比喻勇敢不怕死的突破手和勇士。李同:本名李談,因司馬遷的父親名司馬談。為避諱,改“談”為“同”。李同的父親是邯鄲(今河北邯鄲)城內管理官辦供來往行人居住的旅舍“傳舍官吏。秦軍圍困邯鄲城,楚國、魏國答應分派解救趙國的救兵還沒有到,秦軍加緊圍攻邯鄲,邯鄲快要守不住,平原君趙勝很是憂慮不安。這時,李同說:“邯鄲的老百姓,用死人枯骨當柴燒,把兒女交換著吃,這可以說是萬分危急了!”“現在您真能命令夫人以下人員編入士兵行列,分擔一份守城勞動,把家裡所有財物都犒賞戰士,戰士們正當憂愁痛苦時候,是容易贏得他們感戴的。”當時平原君聽從了他的意見,得到敢死隊員三千人。李同就和這三千人衝擊圍城的秦軍,秦軍被打後退三十里。正好遇著楚國和魏國的救兵來到,秦軍於是就撤走了,邯鄲又保存下來。李同戰死,封他的父親為李侯。此典又作“敢死”。

【出典】:

《史記》卷76《平原君虞卿列傳》2369頁:“李同曰:‘邯鄲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謂急矣!”“今君誠能令夫人以下編於士卒之間,分功而作,家之所有盡散以饗(xiǎng想,通“餉”,犒賞)士,士方其危苦之時,易德耳。’於是平原君從之,得敢死之士三千人。李同遂與三千人赴秦軍,秦軍為之卻三十里。亦會楚、魏救至,秦兵遂罷,邯鄲復存。李同戰死,封其父為李(地在今河南溫縣西南)侯。”

【例句】: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光武帝紀》:“光武乃與敢死者三千人,從城西水上沖其中堅。”


偏正 敢,勇敢。士,士兵。為完成最艱巨的戰鬥任務,而不怕死的勇士。語出《史記·平原君列傳》:“得敢死之士三千人。”[例]在革命戰爭年代犧牲的同志,他們並不是天生的~,而是愛國心所驅使。△用於描寫勇敢無畏。

敢死之士字典分解

敢死的解釋 (1).勇敢不怕死;決死。《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平原君 ﹞得敢死之士三千人。” 宋 龔鼎臣 《東原錄》:“ 狄青 善用不滿千人之法,蓋擇鋭敢死者而已

多學一學:敢川州【歷史地名】

唐開元後置羈縻州,屬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康定縣境。北宋屬雅州。後廢。

敢死之士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