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轅北轍
轅,車前駕馬的車槓;轍,車輪在路上走過留下的痕跡。轅向南而轍向北,比喻行動與目的相反。後也用作表達背道而馳的意思。戰國後期,魏王想攻打邯鄲,魏臣季梁於外出途中得知此事,半路上便趕了回來。蓬頭垢面也顧不得整理,便去見魏王說,我這次回來,在路上見到一個人駕車北行。告訴我他要到楚國去。我說,你到楚國,為什麼卻向北走?他說,我的馬好。我說,你的馬雖好,但這不是到楚國去的路啊。他又說,我的旅費充足。我說,旅費充足,但路卻錯了啊。他又說,我的車夫駕車技術高。我說,這些條件越好,只能會離楚國越遠。現在大王您要成就霸業,言行應當為天下人信服。如果倚仗國力強大,兵卒精銳而去攻打邯鄲來擴充疆土,抬高聲望,只能離統一天下的目標越來越遠,就好象那個人要去楚國但卻向北走一樣。
【出典】:
《戰國策·魏策》四《魏王欲攻邯鄲》:“魏王欲攻邯鄲,季梁聞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頭塵不去,往見王曰:‘今者臣來,見人於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今王動欲成霸主,舉欲信於天下。恃王國之大,兵之精銳,而攻邯鄲,以廣地尊名,王之動愈數,而離王愈遠耳。猶至楚而北行也。’”
【例句】:
東漢·荀悅《申鑒·雜言》下:“先民有言適楚而北轅者,曰吾馬良,用多,御善。此三者益侈,其去楚亦遠矣。”
並列 轅,車前駕牲口的長木。轍,車輪輾過的痕跡,指道路。本要向南走,車子卻向北行駛。比喻行動與目的相反,背道而馳。張賢華《慾海沉浮》:“趙海生又一次發現兩位主要領導,在重大問題上~,細究緣由,隱約存在認識上的差異之外,更多的似乎還是深藏於工作分歧背後的恩恩怨怨,甚至還有個人權力與意氣之爭。”△貶義。批評根本方向錯誤的用語。→適得其反 ↔異途同歸。也作“北轅南轍”、“北轍南轅”、“北轅適越”、“北轅適粵”、“北轅適楚”。
南轅北轍字典分解
成語南轅北轍的解釋 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
南轅的解釋 車轅向南。謂車向南行。《左傳·宣公十二年》:“令尹南轅反旆。” 杜預 註:“迴車向南。”《後漢書·袁紹傳》:“奉詔之日,引師南轅。” 唐 杜甫 《別蔡十四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