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厲兵秣馬

厲兵秣馬

厲兵,磨礪兵器。秣馬,餵飽戰馬。厲兵秣馬,形容作好戰鬥準備。公元前627年,晉文公死後,秦穆公欲稱霸中原。恰在此時,幫助鄭國戍守的三員秦軍將領派人報告鄭國無備,要求他派遣軍隊,裡應外合,滅掉鄭國。於是秦穆公派遣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三員大將率軍前往。行進途中,恰遇鄭國商人弦高。弦高得此訊息,一面派人回國告急,一面冒充鄭國使者犒勞秦軍。秦軍見鄭國有備,不得不改變作戰意圖,轉攻滑國而歸。鄭穆公得到弦高告急訊息,派人到秦將戍守之處察看,見他們正在收拾行裝,厲兵秣馬,準備戰鬥,於是立即派人對他們進行警告,並將他們逐回本國,從而挫敗了秦國東進稱霸中原的圖謀。

【出典】: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

【例句】:

唐·房玄齡《晉書·姚泓載記》:“乃宣告諸城,勉以忠義,厲兵秣馬,徵發義租。” 《晉書·四夷傳》:“今將秣厲兵,爭衡中國,先生以為何如?” 元·耶律楚材《答楊省書》:“秣馬厲兵可報西門之役。”


並列 磨利兵器,餵飽戰馬。形容做好戰鬥準備。語出《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蔡東藩《後漢演義》4回:“老賊罪當族誅,願卿等各~,會集睢陽,待我親往督戰。”△多用於軍事戰鬥方面。→盛食厲兵選兵秣馬 選士厲兵 ↔解甲釋兵 解甲投戈。也作“勵兵秣馬”、“礪兵秣馬”、“厲兵粟馬”、“礪戈秣馬”、“秣馬厲兵”、“秣馬利兵”、“束兵秣馬”。

厲兵秣馬字典分解

成語厲兵秣馬的解釋 厲:同“礪”,磨;兵:兵器;秣:餵牲口。磨好兵器,餵好馬。形容準備戰鬥。

厲兵的解釋 磨礪兵器,使鋒利。《戰國策·秦策一》:“於是乃廢文任武,厚養死士,綴甲厲兵,效勝於戰場。”《史記·張儀列傳》:“繕甲厲兵,飾車騎,習馳射。” 唐 韓愈 《烏氏

秣馬的解釋 飼馬。《左傳·襄公二十六年》:“簡兵蒐乘,秣馬蓐食。”《國語·吳語》:“ 吳王 昏乃戒,令秣馬食士。” 晉 袁宏 《後漢紀·桓帝紀》:“ 尚 使人慰勞曰:‘蠻

多學一學:厲壇【歷史知識】

無祀鬼神之祭壇。明制,自京師至鄉里皆設。洪武三年(1370)定製,於京師(南京)玄武湖設壇,祭泰厲。每年清明及十月初一遣官致祭。前期七日,檄文於京都城隍,祭日,設京都城隍神位於壇上,諸無祀之鬼神位於壇下東西兩側。諸王封國祭國厲,府州祭郡厲,縣祭邑厲,皆設壇城北,每年二祭,如京師之制。里社祭鄉厲。後定郡、邑、鄉厲之祭,均於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舉行。清代亦有行之者。黃遵憲《都督僉事瑞岩萬公墓表》

厲兵秣馬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