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楚浙黨
明末官僚機構中因地緣關係結成的政治派系,齊黨、楚黨、浙黨的合稱。是東林黨的反對派。明中葉以後,嚴重的政治危機和財政危機,加深了社會矛盾,同時也使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日趨激烈。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浙江寧波人沈一貫入閣為大學士,幾年後任首輔,他聯合在京的浙江籍官僚,結成東林黨的反對派,被稱作“浙黨”。此外,朝中官僚組成的東林黨的反對派還有“齊黨”(以亓詩教籍貫山東而得名)、“楚黨”(以官應震、吳亮嗣籍貫湖廣而得名)以及“宣黨”、“昆黨”等,也都是以地緣關係結成的黨派。浙黨勢力最大,齊黨、楚黨皆依附於它,聯合攻擊東林黨,排斥異己,故合稱“齊楚浙黨”。它們與東林黨之間展開了激烈的黨爭。對立雙方利用每6年一次的京察作為排擠打擊對方的手段,便明末考核京官的制度成為黨爭的工具。宦官魏忠賢得勢後,齊楚浙黨大多投靠其門下,形成閹黨。
【出典】:
《明史》卷218《方從哲傳》5760、5761頁:“向高秉政時,黨論鼎沸。言路交通銓部,指清流為東林,逐之殆盡。及從哲秉政,言路已無正人,黨論漸息。丁巳(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京察,盡斥東林,且及林居者。齊、楚、浙三黨鼎立,務搏擊清流。齊人亓詩教,從哲門生,勢尤張。”
【例句】:
清·趙翼《廿二史札記》卷36《汪文言之獄》:“歙人汪文言有智術,負俠氣,入京輸資為監生,用計破齊、楚、浙三黨。”
齊楚浙黨字典分解
齊楚的解釋 [tidy] 整齊的。多指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