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出一轍
轍:車轍。比喻事情非常相似。多指言行。宋.洪邁《容齋續筆.名將晚謬》:“自古威名之將,立蓋世之勛,而晚謬不克終者,多失於恃功矜能而輕敵也……此四人之過,如出一轍。”明.沈德符《野獲編.白鹿》:“張方以伊、周自命,而舉動乃與先朝諂媚諸公,如出一轍。”亦作“若出一轍”。宋.岳珂《桯史.湯岐公罷相》:“蓋其相兩朝,再罷相,乃累洪氏二兄弟,先後若出一轍,可笑如此。”
述賓 轍,車輪碾壓出的痕跡。好像出自同一個車轍。比喻彼此的言論或行動非常相似。語出晉·盧諶《贈劉琨》:“惟同大觀,萬殊一轍。”毛澤東《為什麼要討論白皮書》:“他所說的和我們共產黨人或其他先進人們所說的,就某些材料和某些結論來說,~。”※轍,不讀作chè。△多用於描寫類似的言行。 →毫無二致 一模一樣 ↔大相逕庭 迥然不同 南轅北轍 背道而馳。也作“如出一軌”、“若出一軌”、“若出一轍”。
如出一轍字典分解
成語如出一轍的解釋 轍:車輪碾軋的痕跡。好象出自同一個車轍。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
一轍的解釋 同一車輪碾出的痕跡。喻趨向相同。 晉 盧諶 《贈劉琨》詩:“惟同大觀,萬塗一轍。”《新唐書·后妃傳上贊》:“或稱 武 、 韋 亂 唐 同一轍, 武 持久, 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