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吭拊背
扼吭拊背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吭:喉嚨。拊:擊。謂扼住咽喉,擊其背後。比喻控制要害,制敵於死命。《漢書.婁敬傳》:“夫與人斗,不扼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勝。”亢,通“吭”。蔡東藩《前漢通俗演義》三三回:“為陛下計,莫如移都關中,萬一山東有亂,秦地總可無虞,這所謂扼吭拊背,才可操縱自如哩。”亦作“扼喉撫背”。隋.盧思道《為隋檄陳文》:“巨艦高艫,順流東指江都、壽春之域;扼喉撫背之兵,飛龍赤馬,絕水南越。”亦作“撫背扼喉”。唐.盧照鄰《窮魚賦》:“拖鰭挫鬣,撫背扼喉。動搖不可,騰躍無由。”亦作“拊背扼喉”。《舊唐書.薛大鼎傳》:“義旗初建,於龍門謁高祖,因說:‘請勿攻河東,從龍門直渡,據永豐倉,傳檄遠近,則足食足兵。既總天府,據百二之所,斯亦拊背扼喉之計。’”
見“拊背扼吭”。吭,喉嚨。拊,擊。《前漢通俗演義》33回:“為陛下計,莫如移都關中,萬一山東有敵,秦地總可無虞,這所謂扼吭拊背,才可操縱自如哩。”
詞語分解
- 扼吭的解釋 .氣逆於喉。 宋 陸游 《南唐書·劉仁贍傳》:“ 世宗 復親征…… 朱元 、 朱仁裕 、 孫璘 皆降 周 , 仁贍 聞之,扼吭憤嘆。”.自縊。 清 鈕琇 《觚賸·碧血》:“﹝ 黃陶庵 先生﹞乙酉,
- 拊背的解釋 輕拍肩背。表示撫慰。 晉 葛洪 《抱朴子·交際》:“為可臨觴拊背,執手須臾,欲多其數而必其全,吾所懼也。” 唐 李百藥 《妾薄命》詩:“羞聞拊背入,恨説舞腰輕。”
歷史典故推薦:仙姿佚貌
佚:美,指美女。仙女的姿色,美人的容貌。形容女子姿容秀麗。清.洪升《長生殿.彈詞》:“那娘娘生得來仙姿佚貌,說不盡幽閒窈窕。” 見“仙姿玉色”。清·洪昇《長生殿·彈詞》:“那娘娘生得來~,說不盡幽閒窈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扼吭拊背歷史
猜你喜歡
嘉峪關的歷史解釋
明洪武五年建,在今甘馬谷田鎮的歷史解釋
在河南省泌陽縣東南部朅師國的歷史解釋
亦作羯師國。在今巴基三山巨鰲的歷史解釋
源見龍伯釣鰲。指神話擲地聲的歷史解釋
同擲地金聲。唐李嶠賦尺量有短的歷史解釋
比喻賢才失慮。南朝宋營上鎮的歷史解釋
在雲南省富源縣中部。忠孝軍的歷史解釋
軍種之一。金宣宗時,相親相愛的歷史解釋
互相十分親愛。明胡文龔佳育的歷史解釋
生卒清浙江仁和人,初罪責難逃的歷史解釋
謂不能逃避犯罪所應負右選的歷史解釋
宋朝吏部尚書右選侍郎扭是為非的歷史解釋
硬把正確的說成錯誤的高坡的歷史解釋
一名高陂。即今福建永縛芻河的歷史解釋
亦作博叉河。即今中亞思南府的歷史解釋
明永樂十一年改思南宣巡視的歷史解釋
官名。明朝監察御史在溫樹不言的歷史解釋
同溫室樹。隋許善心奉何卿的歷史解釋
成都衛今屬四川人。有雌雄風的歷史解釋
文選卷十三戰國楚宋玉
相關歷史
![扼吭拊背_扼吭拊背介紹_歷史典故](/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