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敗軍之將

敗軍之將

①代稱曹沫。三國魏曹植《求自試表》: “臣聞明主使臣,不廢有罪。故奔北敗軍之將用,而秦魯以成其功; 絕纓盜馬之臣赦,而楚趙以濟其難。”②泛指失敗之人。《三國演義》第六三回: “敗軍之將,蒙厚恩,無可以報,願施犬馬之勞,不須張弓只箭,逕取成都。” ●《史記·刺客列傳》:“莊公好力。曹沫為魯將,與齊戰,三敗北。魯莊公懼,乃獻遂邑之地以和。猶復以為將。” 曹沫,即曹劌。春秋時魯國曹沫,有勇力,善謀劃。齊桓公伐魯,魯以曹沫為將應戰,三戰不勝,莊公卻用之不疑。


偏正 打了敗仗的將軍。《舊唐書·封常清傳》:“負斧縲囚,忽焉解縛,~,更許增修。”△描寫無用的將領。↔常勝將軍。 也作“賁軍之將”。

敗軍之將字典分解

成語敗軍之將的解釋 打了敗仗的將領。現多用於諷刺失敗的人。

敗軍的解釋 (1) [have the army defeated]∶軍隊打了敗仗敗軍而回(2) [defeated army]∶戰敗的軍隊敗軍之旅

多學一學:敗軍之將【歷史典故】

①代稱曹沫。三國魏曹植《求自試表》: “臣聞明主使臣,不廢有罪。故奔北敗軍之將用,而秦魯以成其功; 絕纓盜馬之臣赦,而楚趙以濟其難。”②泛指失敗之人。《三國演義》第六三回: “敗軍之將,蒙厚恩,無可以報,願施犬馬之勞,不須張弓只箭,逕取成都。” ●《史記·刺客列傳》:“莊公好力。曹沫為魯將,與齊戰,三敗北。魯莊公懼,乃獻遂邑之地以和。猶復以為將。” 曹沫,即曹劌。春秋時魯國曹沫,有勇力,善謀劃。

敗軍之將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