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林之求
焚林之求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三國志.魏書.阮瑀傳》裴松之注引《文士傳》曰:“太祖雅聞瑀名,辟之,不應,連見偪(逼)促,乃逃入山中。太祖使人焚山,得瑀,送至,召入。”
三國時,曹操極為重視發現並使用人才。他聽說阮瑀才能出眾,就想聘用。阮瑀逃入山中,曹操便下令焚山,以迫使阮瑀出山。後因用為詠愛士求賢之典。
《文選》卷六。任彥昇《齊竟陵文宣王行狀》:“遷左軍邵陵王主簿記室參軍,既允焚林之求,實兼儀形之寄。刀筆不足宣功,風體所以弘益。”
偏正 曹操聞阮瑀的名聲大,欲求之,瑀聽說後逃入山林,曹操使人放火燒山而得袁瑀,召為司空軍曹祭酒,管記室。後比喻求賢之切。南朝梁·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既允焚林之求,實兼儀形之寄。”△褒義。多用於求賢方面。
詞語分解
- 焚林的解釋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晉侯 賞從亡者, 介之推 不言祿,祿亦弗及……遂隱而死。”謂 介之推 從 晉文公 流亡,割股食 公 ,有功而不受祲,隱入 綿山 ,後 晉文公 焚燒樹林逼迫,仍不出,抱樹焚死
- 求的解釋 求 ú 設法得到:求生。求成。求知。求索。求證(尋求證據,求得證實)。求實(講求實際)。求同存異。求全責備。求賢若渴。實事求是。 懇請,乞助:求人。求告。求乞。求醫。求教。求助。 需要:需求。供過於求
歷史典故推薦:牛儈
源見“牆東”。指隱於市井賤業中的人。宋 陸游《寓嘆》詩:“人怪羊裘忘富貴,我從牛儈得賢豪。”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焚林之求歷史
猜你喜歡
朱唇玉面的歷史解釋
指美女。隋江總雜曲之文縣的歷史解釋
明洪武四年降文州為縣安棚的歷史解釋
即今河南桐柏縣西北六竹林寺的歷史解釋
在今北京市宣武區三廟禍生不測的歷史解釋
見禍出不測。清洪昇長萊夷的歷史解釋
尚書禹貢萊夷作牧。漢南昌郡的歷史解釋
唐天寶元年改白州置,得榮縣的歷史解釋
即德榮縣。年改得榮委太平監的歷史解釋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置,用短與用長的歷史解釋
世說新語品藻劉令言劉楊引的歷史解釋
北魏鄉郡襄垣人。母年瀘津關的歷史解釋
唐置,屬會川衛。在今圃田澤的歷史解釋
一作甫田竹書紀年。春協理大臣的歷史解釋
官名。清宣統三年四月贊善的歷史解釋
官名。元置,為太子的張映斗的歷史解釋
清浙江烏程人,字雪子湘綺樓日記的歷史解釋
書名。清末王闓運撰。閻用之的歷史解釋
生卒唐河南人。玄宗時曲仁里的歷史解釋
在今河南鹿邑縣一帶。朱方增的歷史解釋
生卒字虹舫。浙江海鹽
相關歷史
![焚林之求_焚林之求介紹_歷史典故](/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