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

歷史字典解釋

《史記.商君列傳》載:商鞅變法維新,相秦十年,引起了秦王朝宗室貴戚的怨恨反對。一次,趙良來見商鞅,“趙良曰:‘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同腋,指狐腋下之皮);千人之諾諾(順從意志連聲答應),不如一士之諤諤(直言爭辯的樣子)。武王諤諤(此指廣開言路,傾聽意見)以昌,紂墨墨(同默默,此指高壓統治,取締 * )以亡。君若不非武王乎,則仆(趙良自稱)請終日正言而無誅(責備,責罰),可乎?’”

稍早於司馬遷的韓嬰在《韓詩外傳》卷七第八章中有這樣的記述:“趙簡子有臣曰周舍,立於門下三日三夜。簡子使人問之,曰:‘子欲見寡人何事?’周舍對曰:‘願為諤諤之臣,墨筆操牘,從君之後,君之過而書之,日有記也,月有成也,歲有效也。’簡子居則與之居,出則與之出。居無幾何,而周舍死。簡子如喪子。後與諸大夫飲於洪波之台,酒酣,簡子涕泣。諸大夫皆出走,曰:‘臣有罪而不自知也。’簡子曰:‘大夫皆無罪。昔者吾友周舍有言,曰:“千羊之皮不若一狐之腋,眾人之唯唯不若直士之諤諤。昔者商紂默默而亡,武王諤諤而昌。”今自周舍之死,吾未嘗聞吾過也。吾亡無日矣。是以寡人泣也。’”此事又見漢.向《新序.雜事一》。

趙良的意思是說,統治者傾聽大臣反映意見的重要,而臣下能直言敢諫則是極可貴的。

南朝.徐陵《在北齊與楊僕射書》:“而朝中大議,未曾矜論;清禁嘉謀,安能相及。諤諤非周舍,容容類胡廣。”

詞語分解

  • 諤諤的解釋 正言批評眾人之唯唯,不若直士之諤諤。;;《韓詩外傳》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史記;商君傳》詳細解釋.直言爭辯貌。《韓詩外傳》卷十:“有諤諤爭臣者,其國昌;有默默諛臣者,其國亡。”《晉書·傅

歷史典故推薦:攀桂枝

借指游賞山林美景。唐儲光羲《河中望鳥灘作貽呂四郎中》詩: “為惜淮南子,如何攀桂枝。”參見:○攀桂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歷史

相關歷史

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_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