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事件>> 晁錯削藩

晁錯削藩

漢景帝時期御史大夫晁錯提出的削奪諸侯王封地的措施。漢初,劉邦在削除異姓諸侯王時,封立了九個同姓諸侯王。文景時期,他們的力量壯大起來, “謀為淫亂”。文帝時晁錯任太子家令,曾數上書“言削諸侯事”。景帝前元三年 (公元前154年), 晁錯又上書指出諸侯王封地過大,且倚勢陰謀作亂,對朝廷形成嚴重威脅。必須削奪諸侯王的封地以弱其勢。他說: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反遲,禍大。”景帝採納了他的意見,削楚東海郡、趙常山郡、膠西六縣。當議削吳地時,吳王劉濞聯合楚、趙、膠西等六國, 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名,發動了叛亂,史稱“吳楚七國之亂”。

晁錯削藩字典分解

削藩的解釋 削奪藩王封地。 漢 晁錯 有《削藩策》。《明史·齊泰傳》:“先是,帝為太孫時,諸王多尊屬,擁重兵,患之,至是因密議削藩。”

看一看:晁端彥【歷史人物】

【生卒】:1035—?宋澶州清豐人,字美叔。晁端稟弟。登進士第。與章惇同年生,同榜及第,又同為館職,常以“三同”相呼。哲宗紹聖初章惇為相,倡“紹述”之說,端彥力諫,黜為陝守。歷秘書少監、開府儀同三司。文章書法,為朝野所崇尚。

晁錯削藩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