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旗息鼓
偃旗息鼓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偃:放倒。息:停止。放倒軍旗,停止擊鼓。指不暴露目標或停止戰鬥。趙雲(?-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縣南)人,三國蜀名將,隨蜀先主劉備征戰四方,功勳卓著,封翊軍將軍。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與曹操相拒漢中。蜀將黃忠率兵劫取曹營軍糧,逾期不歸,趙雲遂帶領幾十騎前去接應,適逢曹軍大至,部將張翼欲閉門拒守,趙雲卻命令大開營門,放倒軍旗,停止擊鼓。曹軍懼怕中計,引兵撤退。蜀軍又擂鼓吶喊,以弩射曹軍,曹軍自相踐踏,死傷不可勝數。事後,蜀先主劉備親至趙雲營中,觀看交戰之處,說:“子龍一身都是膽啊!”
【出典】:
《三國志·蜀書》《趙雲傳》裴松之注引《趙雲別傳》卷36第950頁:“公軍追至圍,此時沔陽長張翼在(趙)雲圍內,翼欲閉門拒守,而雲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雲有伏兵,引去。”
【例句】:
《舊唐書·裴光庭傳》:“突闕受詔,則諸蕃君長必相率而來。雖偃旗息鼓,高枕有餘矣。”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40回:“於是瞿太太千恩萬謝,偃旗息鼓,率領眾人,悄悄回省而去。” 魯迅《兩地書》73:“但先前利用過我的人,現在見我偃旗息鼓,遁跡海濱,無從再來利用,就開始攻擊了。”
並列 偃,放倒。收起軍旗,停止擊鼓。①指軍隊秘密行軍。《三國志·蜀書·趙雲傳》:“成都既定,以云為翊軍將軍。”裴松之注引《趙雲別傳》:“雲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有伏兵,引去。”鄧友梅《追趕隊伍的女兵們》:“命令全軍偃旗息鼓,從不同方向穿過敵人空隙。”也作“偃旗仆鼓”。②比喻休戰,或停止批評、攻擊。語出《新唐書·裴光庭傳》:“突厥受詔,則諸蕃君長必相率而來,我偃旗息鼓,不復事矣。”巴金《春》:“王氏知道在這裡鬧下去不會有什麼結果,正預備偃旗息鼓地回屋去。”△多用於軍事方面,後亦用於日常行動方面。→息兵罷戰 ↔大張旗鼓。 也作“仆旗息鼓”、“掩旗息鼓”、“偃旗臥鼓”。
詞語分解
- 偃的解釋 偃 ǎ 仰面倒下,放倒:偃臥。偃仆。偃仰(俯仰,喻隨俗應付)。偃旗息鼓。 停止:偃息。偃武修文。 古同“堰”,堤壩。 筆畫數:; 部首:亻; 筆順編號:
- 鼓的解釋 鼓 ǔ 打擊樂器,圓柱形,中空,兩頭蒙皮:鼓樂(?)。鼓角(僶 )。大鼓。 形狀、聲音、作用像鼓的:耳鼓。石鼓。 敲擊或拍打使發出聲音:鼓吹。鼓譟。 發動,使振作起來:鼓勵。鼓動。鼓舞。一鼓作氣。 高
歷史典故推薦:積厚成器
謂根基深厚,養成才幹。《舊唐書.韓弘傳》:“降神挺材,積厚成器,中蘊深閎之量,外標嚴重之姿。” 其他 培養深厚根基,就能成為有用人才。《舊唐書·韓弘傳》:“降神挺材,~,中蘊深閎之量,外標嚴重之姿。”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偃旗息鼓歷史
猜你喜歡
城門郎的歷史解釋
官名。隋煬帝大業三年四子部落旗的歷史解釋
清初置,屬內蒙古烏蘭高楨的歷史解釋
金遼陽渤海人。少好學李景濂的歷史解釋
字亦周。浙江鄞縣人。虞美人的歷史解釋
借指殉情的美人。五代一介之夫的歷史解釋
後漢書獨行傳序中世偏宜遼弄丸的歷史解釋
同宜僚弄丸。淮南子主新華村的歷史解釋
在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馬崑山的歷史解釋
清四川簡陽人。精於醫上黃郡的歷史解釋
西魏置,屬基州。治所吳俶的歷史解釋
清江蘇太倉人,字慎修潘郎白髮的歷史解釋
同潘安白髮。唐竇常奉婉而成章的歷史解釋
婉曲折,委婉。用詞婉烏焦巴弓的歷史解釋
原為百家姓中排在一起良時美景的歷史解釋
同良辰美景。唐楊炯送騎龍山的歷史解釋
在今湖南慈利縣南四十窮山僻壤的歷史解釋
荒山和僻地。泛指荒涼冬日夏日的歷史解釋
比喻和藹仁慈和威嚴令臨江軍的歷史解釋
北宋淳化三年分筠袁吉尚宰的歷史解釋
官名。春秋戰國置。近
相關歷史
![偃旗息鼓_偃旗息鼓介紹_歷史典故](/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