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不顧身
激於義憤,不惜生命。宋.樂史《綠珠傳》:“蓋一婢子,不知書而能感主恩,憤不顧身。其志烈懍懍,誠足使後人仰慕歌詠也。”亦作“忿不顧身”。《鏡花緣》三七回:“林兄因感世子之情,唐兄只知惟義是趨,都是忿不顧身,竟將王宮內院視為兒戲。”
述補 激於義憤。不惜生命地奮鬥。宋·樂史《綠珠傳》:“蓋一婢子,不知書而能感主恩,~。其志烈懍懍,誠足使後人仰慕歌詠也。”△褒義。多用於人的高尚品德方面。 →赴湯蹈火 捨生忘死 ↔貪生怕死 畏縮不前。也作“忿不顧身”。
憤不顧身字典分解
成語憤不顧身的解釋 奮勇直前,不顧自身安危。
顧身的解釋 謂顧及身體。 元 張翥 《感興》詩:“從來豪傑願風塵,奮臂干戈肯顧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