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善:使之善,指修養或治理。達:得志,舊指做大官。窮困不得志時,就獨自把個人的德才修養好;得志做了大官,就同時也把天下治理好。《孟子.盡心上》:“占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澤:德澤。) 又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濟:有益。)唐.陳子昂《祭韋府君文》:“有經世之心,懷軌物之量,甘心苦節,風雨不改,嘗欲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也單作 ① 【達則兼善天下】。朱自清《論不滿現狀》:“但是讀書人也要‘達則兼善天下’。從前時代這種‘達’就是‘得君行道’。”
其他 貧賤時獨自修養,完善自己的品德,為官就須兼顧天下百姓,為百姓作善事。語本《孟子·盡心上》:“孟子曰:‘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例]~,是我們的處事原則。△褒義。古儒家立身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