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
亭亭:高聳直立的樣子。多用來形容體態修長的少女或挺拔秀麗的樹木。徐之才,北齊人,天統四年(568年)官至尚書左僕射。徐之才精通醫術,當時的皇帝武成帝高湛由於酒色過度而得病,召徐之才看病。武成帝高湛對他說:“我開始看見空中有五彩之物,逐漸地逼近,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婦人,離地面有數丈高,身材修長挺拔,風姿耀人地站在那兒,一頓飯的工夫,又變為觀世音菩薩。”徐之才說:“這是因為色慾太多,身子太虛的緣故。”隨即開了一付藥方。吃完一劑後,便覺得美婦人離得遠了,再服藥,美婦人變成了五彩雲,再吃數劑,病就好了。
【出典】:
《北齊書·徐之才傳》卷33,446頁:“武成酒色過度,恍惚不恆,曾病發,自雲初見空中有五色物,稍近,變成一美婦人,去地數丈,亭亭玉立。食頃,變為觀世音。”
【例句】:
清·沈復《浮生六計》卷一:“有女名憨園,瓜期未破,亭亭玉立,真‘一泓秋水照人寒’者也。” 茅盾《蝕·追求》:“他愉快地冥想著陸女士的春裝該是如何的輕艷,像她那樣玉立亭亭的身段,穿了薄綢的衫子,浪和風來吹揚她的襟袂,是多么醉人呀!”
偏正 亭亭,高聳的樣子。形容女子身材細長秀美或花木動物等形態挺拔俊美。語本漢·蔡邕《協初賦》:“其既遠也,若披雲緣漢見織女,立若碧山亭亭豎,動若翡翠奮其羽。”柯靈《綠色的“南美巴黎”》:“~的棕櫚,翠羽毿毿的雪松,潔白晶瑩的玉蘭,紫雲繚繞的黃鐘,園林中隨處可見。”△常用於形容女子及花木動物體態。→亭亭倩影 ↔雞胸龜背。也作“亭亭而立”、“亭亭獨立”、“婷婷玉立”、“玉立亭亭”。
亭亭玉立字典分解
成語亭亭玉立的解釋 亭亭:高聳直立的樣子。形容女子身材細長。也形容花木等形體挺拔。
亭亭的解釋 (1) [erect;upright]∶高聳直立的樣子亭亭淨植。——宋· 周敦頤《愛蓮說》亭亭獨立。—&mda
玉立的解釋 (1) [fair]∶姿態美好玉立的少女(2) [preserve one's chastity]∶節操堅定不移(3) [unbending]∶比喻挺立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