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民
明代灶丁之別稱。亭為煮鹽之地。灶戶(即鹽戶)舊稱亭戶,明沿舊稱,故稱灶丁為亭民。
亭民字典分解
亭民的解釋 (1).驛亭附近的居民。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八:“ 安陽 城南有一亭,夜不可宿,宿輒殺人……亭民曰:‘此不可宿,前後宿此,未有活者。’”(2).即亭戶。
亭的解釋 亭 tíng 有頂無牆,供休息用的建築物,多建築在路旁或花園裡;涼亭。牡丹亭。 建築得比較簡單的小房子:書亭。郵亭。崗亭。 適中,均勻:亭勻。 正,當:亭午(正
民的解釋 民 mín 以勞動民眾為主體的社會基本成員:人民。民主。民國。民法。公民(在一國內有國籍,享受法律上規定的公民權利並履行公民義務的人)。國民(具有國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