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顱可知

頭顱可知怎么寫好看

頭顱可知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陶弘景《與從兄書》:“仕宦朝四十左右尚書郎,即投簪高邁,今三十六方作奉朝請,頭顱可知。”

陶弘景認為,作官到四十左右為尚書郎,即可棄官歸隱,現在到三十六才作一個奉朝請的閒散小官,那究竟還有什麼意思呢?後因用為無心仕途之典。

宋.陸游劍南詩稿校注》卷二《江上》:“羈孤形影真相吊,衰颯頭顱已可知。”

詞語分解

  • 頭顱的解釋 人的頭拋頭顱,灑熱血詳細解釋.亦作“ 頭盧 ”。骷髏。《戰國策·秦策四》:“刳腹折頤,首身分離,暴骨草澤,頭顱僵仆,相望於境。” 鮑彪 註:“顱,首骨。”《漢書·武五子傳贊》:“暴骨 長城 之下,頭
  • 可知的解釋 見“ 可知道 ”。

歷史典故推薦:年事已高

《南史?虞荔傳》:“卿年事已高,氣力稍減。”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頭顱可知歷史

相關歷史

頭顱可知_頭顱可知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