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擊賊
《晉書.朱伺傳》:“朱伺字仲文,安陸人。……其後陳敏作亂……(陶)侃率伺及諸軍進討,破之。敏、恢(敏弟)既平,伺以功封亭侯,領騎督。時西陽夷賊抄掠江夏,太守楊珉每請督將議拒賊之計,伺獨不言。珉曰:‘朱將軍何以不言?’伺答曰:‘諸人以舌擊賊,伺惟以力耳!’”
“舌擊賊”或“口擊賊”,是指嘴上空喊打擊敵人,並無實際行動,只有口唱高調罷了。後因以此用指在抗敵報國上有言無行或本不準備實行的虛浮行為。
宋.陸游《前有樽酒行》詩其二:“問君胡為慘不樂?四紀妖氛暗州朔;諸人但欲口擊賊,茫茫九原(九原,原指春秋時晉國公卿的墓地,後泛指九泉地下)誰(指已死的抗金志士)可作(作,指死而復生,有所作為)!”
舌擊賊字典分解
賊國語字典 賊 (賊) zéi 偷東西的人,盜匪:賊人。盜賊。賊贓。賊窩。 對人民有危害的人:國賊。民賊。工賊。賊寇。蟊賊。 害,傷害:戕賊。“淫侈之俗日日以長,是天下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