厝火積薪

厝火積薪怎么寫好看

厝火積薪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厝(cuò錯):通“措”,放置。厝火積薪,把火放在堆積的柴草下面,比喻隱藏著極大的危險。西漢大臣賈誼曾上疏漢文帝指出社會弊病時說:“現在給您上書的人都說現實社會清明安定,這些人如果不是傻子,就是諂佞之徒。這種看法與事實相悖。把火种放在柴草垛的下面,自己睡在草垛上,在火還沒有燃燒時,就認為平安無事。現今天下的形勢,就是這種狀況啊!”後以此典形容隱伏著巨大的危機和嚴重的災禍。

【出典】:

漢書》卷48《賈誼傳》2230頁:“(賈)誼數上疏政事,多所欲匡建,其大略曰:‘……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且治矣,臣獨以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

【例句】:

漢·趙壹《刺世疾邪賦》:“奚異涉海之失舵,坐積薪而待然?” 唐·韓偓《感事三十四韻》:“畏聞巢幕險,寧寢積薪然。” 宋·無名氏《大宋宣和遺事》貞集:“惜朝廷群用事,李邦彥輩持講和之說,以圖偷安目前,正如寢於厝火積薪之上,火未及然,自謂之安;迨其勢焰薰灼,則頭爛額而不可救也。” 金·元好問《癸己除夜》:“鼎定周元重,薪安漢已然。” 清·唐華《紀異》:“草茅何預安危事,賈誼憂深在積薪。” 清·楊潮觀《賀蘭山謫仙贈帶》:“厝火積薪堪慟哭,不知憂國是何人?” 清·洪楝園《警鍾》五出:“前日和議雖成,戎心叵測,是厝火積薪之下,累卵層樓之上。” 民國·趙爾巽《清史稿·諸王一》:“躬蹈四罪,而猶逞志角力,謬欲收拾人心,是厝薪於火而雲安,結巢於幕而雲固也。”


述補 將火放在堆積的柴草下。比喻隱藏著極大的危險。清·洪楝園《警黃鐘》5出:“前日和議雖成,戎心叵測。是厝火積薪之下,累卵層樓之上。”△用於危險情狀。 →危在旦夕 ↔安安穩穩。 也作“厝薪於火”。

詞語分解

  • 厝火的解釋 “厝火積薪”的簡縮語。喻隱伏的危機。 明 沉欽圻 《詠史》詩:“但識憑江險,而忘厝火危。” 清 吳偉業 《焦桐》詩:“ 漢 家忘厝火,絶調過江來。” 清 黃宗羲 《施忠介墓碑銘》:“島寇時入犯,
  • 積薪的解釋 .積聚木柴。《墨子·備城門》:“城下州道內,百步一積薪,毋下三千石以上,善塗之。”《國語·周語中》:“虞人入材,甸人積薪。”《東周列國志》第三十回:“夫人自聞 晉君 見獲,便攜太子服喪服,徒步出宮,至

歷史典故推薦:家傳之學

宋·趙佶《宣和書譜?齊·王僧虔》:“至僧虔,家傳之學不墜。”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厝火積薪歷史

相關歷史

厝火積薪_厝火積薪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