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帝卻馬
文帝卻馬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卻馬:拒絕別人送給的駿馬。漢文帝劉恆(前202-前157年),漢高祖子。公元前180-前157年在位。呂后死後,周勃等平定諸呂之亂,他以代王入為皇帝。執行“與民休息”的政策,減輕田租、賦役和刑獄,興修水利,使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又削弱諸侯勢力,以鞏固中央集權。漢文帝執政不久,有人獻千里馬。漢文帝下詔說:“我外出時,鸞旗儀仗隊在前方開路,隨從的車隊殿後緊跟,每天不過走個三五十里路。如果讓我騎上千里馬,一個人要跑到哪裡去呢?”於是把千里馬還給獻馬者,賞給路費令其回家。漢文帝頒布詔令說:“我不接受任何禮物,下令讓各地臣民一律不準再請求前來京城獻上各種寶物。”從此之後,安閒享受、貢珍獻寶、歌舞宴樂的風氣一掃而光。
【出典】:
《漢書》卷64下《賈捐之傳》2832頁:“至孝文皇帝,……時有獻千里馬者,詔曰:‘鸞旗在前,屬車在後,吉行日五十里,師行(二)〔三〕十里,朕乘千里之馬,獨先安之?’於是還馬,與道里費,而下詔曰:‘朕不受獻也,其令四方毋求來獻。’當此之時,逸游之樂絕,奇麗之賂塞,鄭衛之倡微矣。”
【例句】:
唐·陸贄《奉天請罷瓊林大盈二庫狀》:“議者鹹謂漢文卻馬,晉武焚裘之事,復見於當今矣。”唐·白居易《八駿圖》:“文帝卻之不肯乘,千里馬去漢道興。”
詞語分解
- 文的解釋 文 é 事物錯綜所造成的紋理或形象:燦若文錦。 刺畫花紋:文身。 記錄語言的符號:文字。文盲。以文害辭。 用文字記下來以及與之有關的:文憑。文藝。文體。文典。文苑。文獻(指有歷史價值和參考價值的圖書資
- 馬的解釋 馬 (馬) ǎ 哺乳動物,頸上有鬃,尾生長毛,四肢強健,善跑,供人騎或拉東西:馬匹。駿馬。馬到成功。馬首是瞻(喻跟隨別人行動)。 大:馬蜂。馬勺。 姓。 筆畫數:; 部首:馬; 筆順編號:
歷史典故推薦:比干諫死
同“比干剖心”。唐 李白《古風》五十一:“比干諫而死,屈平竄湘源。”唐 盧仝《感古》詩之二:“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文帝卻馬歷史
猜你喜歡
陳致虛的歷史解釋
元江右廬陵今江西吉安金碗的歷史解釋
盧充,范陽人,年二十光山的歷史解釋
即弋陽山。在今河南光冷鍋里爆豆的歷史解釋
宋黃庭堅翠岩真禪師語妖形怪狀的歷史解釋
裝束奇特,怪裡怪氣。華清宮的歷史解釋
在今陝西臨潼縣東南驪王邦直的歷史解釋
明河南磁州人,字國寧趙德光的歷史解釋
生卒原姓張。貴州郎岱崔彧的歷史解釋
北魏清河東武城人,字知命安身的歷史解釋
連動服從命運的安排,童居易的歷史解釋
宋慶元慈谿人,字行簡韓嶺市的歷史解釋
即今浙江鄞縣東南韓嶺羅岡市的歷史解釋
即今廣東興寧市西北羅代大匠斫者必傷其手的歷史解釋
大匠技藝高超的木工頭漢官儀的歷史解釋
後漢書光武帝紀上載新後來其蘇的歷史解釋
源見徯後之望。謂明君安得猛士守四方的歷史解釋
安何,如何。慨嘆守土十九侯的歷史解釋
東漢宦官孫程等十九人水竇的歷史解釋
在今廣西蒙山縣東南。蔡齊的歷史解釋
生卒字子思,祖籍洛陽
相關歷史
![文帝卻馬_文帝卻馬介紹_歷史典故](/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