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丁不識
丁為最簡單之字,一丁不識,形容一個字也不認識。又作“目不識丁”、“未識一丁”。出自唐朝張弘靖之事跡。張弘靖(760-824年),字元理,蒲州猗氏(今山西臨猗)人。唐憲宗時曾為宰相,並充幽州、盧龍等軍節度使。時值河朔四鎮剛剛平定,他入幽州後,不尊重當地風俗,又不能約束部下。從事韋雍、張宗厚等人經常夜飲醉歸,前呼後擁,滿街燭火照耀。他們還責備詬罵吏卒,稱其為反虜,並對他們說:“現今天下安定,你們雖然能挽得兩石力弓,但卻不如識得一丁字。”以此譏諷他們一字不識。軍士們十分憤怒,終於將韋雍、張宗厚等殺死,並將張弘靖囚禁了起來。朝廷後將張弘靖貶為撫州刺史。
【出典】:
《舊唐書》卷129《張延賞附子弘靖傳》3611-3612頁:“弘靖以祿山、思明之亂,始自幽州,欲於事初盡革其俗,乃發祿山墓,毀其棺柩,人尤失望。從事有韋雍、張宗厚數輩,復輕肆嗜酒,常夜飲醉歸,燭火滿街,前後呵叱,薊人所不習之事。又雍等詬責吏卒,多以反虜名之,謂軍士曰:‘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力弓,不如識一丁字。’軍中以意氣自負,深恨之。”
【例句】:
宋·陸游《書生嘆》:“又不見壟頭男子手把鉏,丁字不識稱農夫。” 宋·楊萬里《初秋戲作山居雜興》:“莫羞空腹無丁字,且免秋陽曬殺人。”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48回:“理刑副千戶西門慶,本系市井棍徒,夤緣升職,濫冒武功,菽麥不知,一丁不識。” 清·歸莊《讀書》:“一朝失身敗名節,卻似不曾識一丁。” 金庸《笑傲江湖》:“令狐沖道:‘師娘,這明明是一本七弦琴的琴譜,洞蕭的蕭譜,他王家目不識丁,硬說這是辟邪劍譜,天下居然有這等大笑話。’”
主謂 一個字也不認識。語本《舊唐書·張弘靖傳》:“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力弓,不如識一丁字。”《醒世姻緣傳》1回:“那邢生後來做到尚書的人品,你道他眼裡那裡有你這個~的佳公子?”△用指文盲之人。→目不識丁
一丁不識字典分解
成語一丁不識的解釋 形容一個字也不認識。
一丁的解釋 (1).一個成年男子。《宋書·孝武帝紀》:“制 荊 、 徐 、 兗 、 豫 、 雍 、 青 、 冀 七州統內,家有馬一匹者,蠲復一丁。” 唐 白居易 《新豐折
不識的解釋 (1).不知道,不認識。《詩·大雅·皇矣》:“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鄭玄 箋:“其為人不識古,不知今,順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韓愈 《閔己賦》:“行舟檝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