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齒寒
比喻利害關係密切,休戚與共。公元前658年,晉獻公曾借道於虞以伐虢,虞大夫宮之奇諫之不聽,致使虢失下陽之地。三年後,晉獻公再次借道伐虢。宮之奇知道後,又向虞君進諫。他說,虢國是我國的領邦和屏障,虢如被滅,虞國也要跟著滅亡。俗話說,“唇亡齒寒”,正是指的我國和虢國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虞君沒有採納宮之奇的建議,當年冬,晉國在滅虢之後的還師途中,又順便滅掉了虞國,應驗了宮之奇的預言。
【出典】:
《左傳·僖公五年》:“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啟,寇不可玩。一之謂甚,其可再乎?諺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
【例句】:
《戰國策·韓二》:“唇揭者其齒寒。” 唐·盧照鄰《五悲·悲窮通》:“毛落須禿,無叔子之明眉;唇亡齒寒,有張儀之羞舌。”
並列 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關係密切,利害相關。語出《左傳·僖公五年》:“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朱蘇進、胡建新《康熙帝國》:“鰲拜:遏公啊,你要明白,我一旦倒台了,下一個就是你。~哪!”△描寫關係密切。→唇齒相依 巢毀卵破 息息相關↔相忘江湖。 也作“唇竭齒寒”。
唇亡齒寒字典分解
成語唇亡齒寒的解釋 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關。
齒寒的解釋 (1).牙齒外露而寒。比喻有外憂。《穀梁傳·僖公二年》:“語曰:脣亡則齒寒,其斯之謂與。”《舊唐書·田弘正傳》:“自 弘正 歸國, 幽 、 恆 、 鄆 、 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