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竭齒寒
同“唇亡齒寒”。《呂氏春秋.權勛》:“先人有言曰:‘唇竭而齒寒。’”高誘註:“竭,亡也。”《淮南子.說林訓》:“川竭而谷虛,丘夷而淵塞,唇竭而齒寒。”
見“唇亡齒寒”。《淮南子·說林訓》:“丘夷而淵塞,唇竭而齒寒。”
唇竭齒寒字典分解
成語唇竭齒寒的解釋 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關。
齒寒的解釋 (1).牙齒外露而寒。比喻有外憂。《穀梁傳·僖公二年》:“語曰:脣亡則齒寒,其斯之謂與。”《舊唐書·田弘正傳》:“自 弘正 歸國, 幽 、 恆 、 鄆 、 蔡
同“唇亡齒寒”。《呂氏春秋.權勛》:“先人有言曰:‘唇竭而齒寒。’”高誘註:“竭,亡也。”《淮南子.說林訓》:“川竭而谷虛,丘夷而淵塞,唇竭而齒寒。”
見“唇亡齒寒”。《淮南子·說林訓》:“丘夷而淵塞,唇竭而齒寒。”
成語唇竭齒寒的解釋 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關。
齒寒的解釋 (1).牙齒外露而寒。比喻有外憂。《穀梁傳·僖公二年》:“語曰:脣亡則齒寒,其斯之謂與。”《舊唐書·田弘正傳》:“自 弘正 歸國, 幽 、 恆 、 鄆 、 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