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一箭下聊城

一箭下聊城

聊(liào遼)城:今山東聊城縣西北。此典指齊國高士魯仲連箭射一封信進聊城,分析利害,使燕將讀後自殺。齊將田單方能收復聊城。後以此典比喻謀略高妙,以智克敵;也比喻不圖名爵,隱居避世。魯仲連,戰國時齊國人。善於計謀劃策,常週遊各國,排難解紛。秦國軍隊圍困趙國都城邯鄲(今河北邯鄲),魯仲連曾以利害進說趙、魏大臣,勸阻尊秦昭王為帝。齊國要收復被燕國軍隊占領的聊城時,魯仲連寫信用箭射入聊域,勸說燕將撤守。戰國時,燕國將軍率兵攻占聊城。聊城人向燕國王說那個燕國將軍的壞話,燕國將軍怕被殺害,就據守聊城,不敢回燕國去。齊國將軍田單攻打聊城,打了一年多,士兵傷亡很大,聊城還是攻不下來。齊國高士魯仲連就寫了一封信,系在箭上射進城去,送給燕國將軍,燕國將軍看到魯仲連的信,哭泣了三天,猶豫不能自作抉擇。要是回燕國,已經產生了嫌隙,害怕被殺;要是降齊國,自己曾殺死、虜掠過許多齊國人,擔心投降後受侮辱。無可奈何地長聲嘆息說:“與其讓人殺我,不如我自殺。”於是就自殺。當時聊城大亂,田單進兵血洗聊城。回來向齊王談起魯仲連箭射信勸燕將之功勞,準備封魯仲連爵位。但魯仲連卻逃到海邊隱居起來,他說:“我與其富貴而屈身事奉人,寧肯貧賤反可以輕視流俗放任自己而自由自在啊。”此典又作“箭下聊城”、“聊城解紛”、“魯連箭”、“一箭書”、“魯連書”、“仲連逃海上”、“飛書魯連”、“下燕城”、“魯連歸海上”、“聊城一封書”、“一笴”、“魯連乘舟”、“海見魯連心”、“一矢”、“射書才”、“下聊城”、“射聊城”。

出典】:

《史記》卷83《魯仲連鄒陽列傳》2465、2469頁:“燕(yān煙,公元前11世紀周朝分封之諸侯國,地在今河北省北部及遼寧省西部,建都薊〔jì計,今北京市西南〕,戰國七雄之一)將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讒之燕,燕將懼誅,因保守聊城,不敢歸。齊田單(齊國宗室,曾用“火牛陣”破燕軍,收復齊失地七十多城,封安平君)攻聊城歲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魯連乃為書,約(綁紮)之矢以射城中,遺燕將,”“燕將見魯連書,泣三日,猶豫不能自決。欲歸燕,已有隙(xì系,隔閡),恐誅;欲降齊,所殺虜於齊甚眾,恐已降而後見辱。喟然嘆曰:‘與人刃我,寧自刃。’乃自殺。聊城亂,田單遂屠聊城。歸而言魯連,欲爵之。魯連逃隱海上,曰:‘吾與富貴而詘(qū屈,通“屈”)於人,寧貧賤而輕世肆志焉。’”

【例句】:

北周·庾信《周大將軍趙公墓志銘》:“趙失東漁,胡亡南牧,箭下聊城,泥封函谷。” 庾信《周柱國爾綿永神道碑》:“孝有三德,忠惟一君,馬陵釋患,聊城解紛。” 唐·李白《送屈突司馬》:“君草陳琳檄,我書魯連箭。” 李白《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我以一箭書,能取聊城功。” 唐·錢起《歲初歸舊山》:“星飛龐統驥,箭發魯連書。” 唐·劉長卿《送盧侍御赴河北》:“莫學仲連逃海上,田單空愧取聊城。” 唐·張繼《酬李書記校書越城》:“投閣嗤揚子,飛書代魯連。” 唐·白居易《答箭鏃》:“不然學仲連,一發下燕城。” 唐·楊巨源《贈張將軍》:“知愛魯連歸海上,肯令王翦在頻陽。” 宋·陳師道《送杜侍御陝西轉運》:“漢虜相當庸可盡,聊城正用一封書。” 陳師道《送鄜州關司法》:“平世功名須少壯,看君一箭下聊城。” 宋·陸游《萬里橋江上習射》:“丈夫未死難能料,一笴他年下百城。” 元·馬致遠《行香子》:“愛煞當年,魯連乘舟。那個如今,陶潛種柳。” 明·杜浚《焦山》:“江分神禹跡,海見魯連心。” 明·夏完淳《細林夜哭》:“瀟灑秦庭淚已揮,仿佛聊城矢更飛。” 清·顧炎武《哭歸高士》之四:“平生慕魯連,一矢解世紛。” 清·楊潮觀《魯仲連單鞭蹈海》:“俺展不出聊城下射書才,枉說我紛能解,難能排。” 清·文廷式《翠樓吟·歲暮江湖》:“一苛,能下聊城;算不如呵手,試拈梅朵。” 清·王攄《甲申五月朔孫秀才祭長思二陵》:“師潛援雎水,箭直射聊城。”

一箭下聊城字典分解

一箭的解釋 (1).一支箭。 北周 庾信 《燕歌行》:“願得 魯連 飛一箭,持寄思歸 燕 將書。” 唐 杜甫 《哀江頭》詩:“翻身向天仰射雲,一箭正墜雙飛翼。”(2).

多學學:一箭之地【歷史典故】

一箭可達的地方。比喻相去不遠。《水滸傳》九○回:“宋江上得馬來,前行的眾頭領,已去了一箭之地。”《說岳全傳》四三回:“到了龍王廟前一箭之地,立定一望,但見江波浩渺,山勢巃𡵝。”清.洪楝園《懸嶴猿.島別》:“你們退去一箭之地,待吾與眾僧一別。” 偏正 指兩地相距不遠。《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3回:“果然不過~,就到了他的公館。”△多用於形容距離短。也作“一射之地”。

一箭下聊城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