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興曾被長期邊緣化?蔣介石為何要抹煞黃興地位

民國修史時有一件很不光彩的事,那就是重要人物黃興曾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被邊緣化了。

黃興是偉大的革命先驅,辛亥革命時期革命派的重要領袖,中華民國的締造者之一,辛亥元老、國學大師章太炎曾以“無公則無民國,有史必有斯人”之語高度評價黃興。

不論當時的革命黨人,還是後來的歷史學者,往往將黃興和孫中山並稱,將他倆尊為領導辛亥革命的“雙元領袖”,所謂“孫氏理想,黃氏實行”。如任卓宣1960年5月曾在台灣的《政治評論》上撰文《開國元勛孫中山與黃克強先生》,指出“在精神領導方面,革命黨人沒有可與孫先生比的;在實際領導方面,革命黨人中也沒有可與黃先生比的。這是辛亥革命的雙絕,允為開國二元勛”。

早期曾為同盟會會員的國民黨元老於右任,也曾在《題張岳軍藏黃克強先烈遺墨》時有感而發,賦詩云:“開國之功未可忘,國人猶自說孫黃。黃花滿眼天如醉,猛憶元戎舊戰場。”

黃興在舊民主主義革命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協同孫中山創建同盟會,並長期主持同盟會本部工作,為創建民主中國提供了組織保證。特別是他高風亮節,甘為次席。同盟會成立後,1907年有旗幟之爭,接著是章大炎掀起倒孫風潮,逼迫代理庶務劉揆一召開大會,罷免孫中山,改選黃興為總理。1909年陶成章又發動倒孫風潮,要求召開大會,罷免孫中山,選舉黃興為總理。當時黃興只要有半點權欲,就可能把孫中山罷免,當上總理。但是黃興從維護團結出發,進行了堅決抵制,維護了孫中山在同盟會中的領袖地位,維護了內部團結。

黃興曾被長期邊緣化?蔣介石為何要抹煞黃興地位

二、黃興是當時武裝反清鬥爭的主要組織者和領導者。他親自組織領導了一系列武裝起義,為革命的最後勝利鋪平了道路。

三、在建立民國的過程中,作為革命主將的黃興,籌謀劃策,奮力拚搏,為共和國的建立作出了不朽的貢獻。首先,雄據一省,各省紛起回響的戰略,是黃興最先提出的。武昌起義前,他又具體制定了一個11省同時並舉的計畫,布置名省革命黨人積極準備。武昌起義之後,清政府派北洋精銳軍向武漢發動反撲。雙方在漢口交戰初期,民軍在漢口前線指揮的主將,或暗地通敵,或因傷退下火線,或藉故返回武昌。三軍無主,漢口岌岌可危。正是在這關鍵時刻,黃興抵達武昌,主持漢口漢陽保衛戰達一個月之久,儘管未能挽回敗局,卻殲滅了北洋大量精銳,迫使敵人停戰議和。而且贏得了時間,使山西、雲南、上海等9省區得以乘機起義,清朝統治土崩瓦解

四、黃興為組建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地點、人選、經費等問題上都煞費苦心,建成民主共和國而日夜操勞。孫中山曾贊之說:“黃君…身為同志之所望,亦革命成敗之關鍵”(見孫中山全集(卷1)中《孫中山復吳稚暉書》)。

但在後來的所謂正統史觀中,黃興的歷史地位卻被抹煞了,“孫黃並稱”被“孫陳(陳其美)並稱”所取代。

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這都是蔣介石搗的鬼。

蔣介石之所以要抹煞黃興的歷史地位,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黃興逝世日是蔣介石生日。黃興去世於1916年10月31日,蔣介石生於1887年10月31日。黃興之忌日不幸與後來的國民黨新貴蔣介石的生日撞在了同一天。如果承認黃興的辛亥“雙元領袖”之一的歷史地位,那么就要在其忌日大張旗鼓地紀念之,那么蔣介石的生日就無法隆重慶祝了,所以蔣介石很見不得人們提黃興。

第二個原因,就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蔣介石之所以要壓制黃興的歷史影響,是為了突出自己的盟兄陳其美的地位。

在政治上,蔣介石是靠陳其美起的家。蔣介石1906年去過一次日本,1908年春第二次去日本才進入振武學校,陳其美於1907年夏入日本東斌學校,兩人相識完全是出於偶然。

夏末的一天,陳其美早晨起床後,前往東京的西片時散步。在走到一處小樹林邊時,透過一叢樹幹忽然看到一位20多歲的中國青年在舞劍。於是走上前去一問,才知道他是清廷派往日本官費留學生,正在士官學校的預備學校振武學校學軍事,浙江奉化人,名叫蔣介石。

這時的陳其美已經是同盟會員,他看到蔣介石機靈英武,又是浙江同鄉,學的是同盟會中人才缺乏的軍事,更產生了結為知己的想法。於是為了革命事業陳其美與蔣介石的交往日益親密起來,蔣介石經常去陳其美的住處聊天談心,陳其美對他也另眼相看,倍示親切,兩人相處,如同兄弟。不久,陳其美介紹蔣介石加入了同盟會。

在這期間,陳其美和蔣介石又結識了另一位在日本留學的士官學生黃郛。由於三個人志趣相同,經常在一起談論天下大事,關係越來越密切。陳其美提出,要和黃郛及蔣介石結為兄弟。這一次結盟,締造了三人的終身友誼。尤其對蔣介石在政治上的崛起,有非常大的影響。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的爆發後,湖南、陝西、山西、雲南、江西等相繼獨立。陳其美也立即著手策劃江蘇、浙江和上海的武裝起義。11月,陳其美在上海領導武裝起義,攻占江南製造總局,光復上海。上海的光復有力地推動了辛亥革命的進程。孫中山先生也高度評價陳其美:“為吾黨健者,於滬上握東南之鎖鑰,其功最大”。


上海起義之後,陳其美被推選為滬軍都督。隨後組織聯軍,攻占南京,並通電獨立各省,籌建臨時政府。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之職,中華民國成立了,陳其美自然也成了中華民國的開創者之一。

1913年二次革命失敗後,孫中山檢討失敗原因,認為關鍵在於國民黨內部意見不一,眾說紛紜,行動不一致,因此需要改組建新黨。在關於今後的行動方針上,孫文樂觀地認為:袁世凱表面上雖不可一世,但實際上內外交困,危機四伏,因此號召革命黨人發動“第三次革命”。

而黃興則認為,“二次革命”時革命黨擁兵數萬據地數省尚且失敗,今天亡命海外,“無尺土一兵,安敢妄言激進?”如果此時和袁世凱硬拼,只能白白送掉熱血青年的性命。因此,黃興主張在革命時機未成熟前,應從長計議。李烈鈞、陳炯明、柏文蔚等國民黨高級軍事骨幹均贊同黃興的緩進主張。

孫中山還說:“國民黨已成一盤散沙,黨員不聽號令,這個黨我不要了。”主張解散國民黨,重組中華革命黨。黃興則反對組織新黨,主張沿用國民黨的名號加以整頓。孫、黃在一系列重大問題上各執一詞,各自的擁護者們則互相攻訐,矛盾越來越大,終因思想上的分歧導致組織上的分化。孫中山決定拋棄國民黨,組織中華革命黨。黃興一改往昔謙和敦厚的態度,與孫中山進行了激烈的爭論。孫中山對黃興很不滿,最後表示要一人包辦“革命”。在孫、黃這場爭論中,陳其美毫無保留地站到了孫文一邊。

黃興孫中山合影

在陳其美大力支持下,孫中山於1914年7月在日本組織成立中華革命黨,孫中山自任總理,陳其美任僅次於總理的總務部部長。

由於蔣介石精通軍事,長於策劃,越來越得到陳其美的倚重。1914年初,陳其美特將他介紹給孫中山。在孫中山面前,陳其美對蔣介石高度評價,稱之為求之不得的幹才,這引起了孫中山的高度重視,這為蔣介石以後政治上發跡準備了非常有利的條件。對此,蔣介石一生都沒忘記陳其美的知遇之恩,因為,在蔣介石看來,沒有陳其美也許就沒有他蔣介石。

之後,以黃興為精神領袖的“歐事研究會”與以梁超為首的進步黨合作,成功發動了推翻袁世凱帝制的護國戰爭。護國戰爭開始時,黃興雖然在美國,但“實有發難指示之功”,是主要領導者之一。

在護國戰爭搞得轟轟烈烈之時,孫中山及其領導的中華革命黨也急於在國內取得對政局的發言權,他把希望寄托在中華革命黨江浙皖贛四省總司令兼江蘇司令長官陳其美身上,將籌集到的大部分款項匯給陳其美,要陳儘快拿下上海。陳其美一直把革命看得很容易,但這時才發現反袁與反清形勢根本不一樣,他雖盡了最大努力,搞了幾次小暴動,但“搞到一塊地盤(上海或江浙)”的願望一直未能實現。孫中山回到上海後困守於租界之內,對反袁大局亦無能為力。


陳其美在滬網羅結交青幫為羽翼,黨羽甚多。他身上的幫派風氣甚濃,對付同一陣營中不同派別的對手亦採取無情殺戮的恐怖手段。陳其美任滬軍都督後,曾派人刺殺光復會主要領袖之一李燮和未成,便迫使李燮和離滬;又在都督府內隨意槍殺參與攻克南京的民軍參謀長陶駿保;因欲推薦湯壽潛為浙督,便派蔣介石暗殺了呼聲很高的光復會另一領袖陶成章。

陳其美在老袁稱帝前又暗殺其大將鄭汝成,袁世凱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用重金收買刺客,在自己去世前十幾天將陳其美暗殺於上海租界。

陳其美的盟弟蔣介石後來在國民黨內一路飆升,逐步掌握了國民黨軍事大權。1927年,北伐軍占領上海,5月18日,舉行了陳其美逝世十一周年紀念大會,已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與武漢國民政府對峙的蔣介石,專程從南京趕來主持其金蘭兄長殉難11周年的紀念會。已經取得絕對話語權的蔣介石在演講中根據自己的需要,如此這般地解說國民黨的黨史:“我們國民黨是中華革命黨孵生出來的。中華革命黨是總理創造的,總理的創造中華革命黨,也得陳英士許多助力來的。所以我們追溯國民黨領導國民的成功,我們第一紀念總理,第二是要紀念陳烈士。沒有陳烈士,就沒有國民黨。辛亥那年的成功,就是陳烈士以手無寸鐵指揮在新舞台的數十烈士轟轟烈烈的打製造局,始得到無限數的影響,而有今日的國民黨……所以我們想到總理,就要想到陳先生……”

在此,蔣介石為了使自己“根正苗紅”,編造了“孫文--陳其美--蔣介石”的一脈相承的國民黨正統史觀。蔣介石這般定調後,國民黨的宣傳機器及御用文人們紛紛出來緊隨領袖,不顧史實地闡揚這種“正統史觀”。此後,黃興的地位自然一落千丈,被降為一般的“革命先進”。尤其令人氣憤的是,國民黨執政期間沒有建立任何紀念黃興的設施,仿佛這個人沒有存在過,更別提其為國民黨的政權之取得曾立下的不朽功勳。國民黨此舉,確是數典忘祖。

對此不正常現象,一生曾經歷了戊戌政變、辛亥革命、袁氏稱帝、軍閥混戰、日寇入侵、國民黨統治等重要歷史年代,晚年參加了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的著名民主人士陳叔通在《雜憶二十首》中有感而發:“錦輝謀始共艱屯,自有同盟勢益振。事與時移公論泯,空餘嶽麓草蓁蓁。”陳叔通在詩前有這么一段說明:“孫文興中會、黃興華興會合併同盟會,光緒乙巳成立於日本東京錦輝館。自此通力合作,光復會亦參加奔走,於是有辛亥革命。嗣改同盟會為國民黨,孫文為總理,黃興為協理。至今談辛亥革命乃若有專美(引者按:指專美孫文,而不提黃興)者,何耶?”

為了私心而抹煞黃興的歷史地位,蔣介石做得確實不夠大氣。歷史是客觀的,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如今,黃興的歷史地位早已還原,贏得了後人無限的崇敬。(劉繼興)


猜你喜歡: